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5 熔化与凝固(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5 熔化与凝固(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7 20: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知识点 1 熔化与凝固的现象
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白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
B.将纸点燃一会儿就化成了灰
C.将食盐放入汤中,过一会儿食盐不见了
D.将一块冰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冰不见了
2.[2019·绍兴] 图B4-5-1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
知识点 2 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
3.在探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时,实验小组选择了如图B4-5-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海波        。
(2)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3)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B4-5-3中画出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松香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4)分析你所描绘的图线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在此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是否需要继续加热     ,说明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    ,温度 。
试管中海波在第5 min时处于      态。
知识点 3 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某物体从200 ℃开始熔化,直到250 ℃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6.如图B4-5-4所示,能大致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
7.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
C.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8.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
A.蜂蜡、玻璃、沥青 B.蜂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沥青
9.如图B4-5-5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  )
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 B.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
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 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
10.[2020·浦城县期中] 如图B4-5-6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 min
11.从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可知,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 (  )
A.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B.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C.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D.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12.把0 ℃的水和-5 ℃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 (  )
①冰 ②水 ③冰水混合物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或③
13.小李同学在常温下做“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B4-5-7甲、乙所示。
(1)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2)图乙是探究“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的加热方式优点是    。
(3)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小李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14.做“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时,小华发现冰熔化有快有慢,提出影响冰熔化快慢因素的两个猜想。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块熔化的快慢。猜想2:冰块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
(1)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
(2)小华设计的探究“猜想2”的实验方案如下:
a.量出3份50 mL的蒸馏水,分别倒入容积均是50 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的时间;
d.将模型盒从冰箱里取出来,将冰块迅速倒进标注字母A、B、C的3只烧杯中(实验中3块冰的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e.观察记录3个冰块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①实验方案中设计步骤a、b的目的是        。
②实验结果可能证明,冰块的形状    (填“会”或“不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应该是      。
(3)冰熔化时要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    。
自|我|提|升
15.[例题]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B4-5-8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熔化一部分
B.一点儿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提示]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变式] 将装有水的密闭小瓶浸没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大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冰
C.全部没有结冰 D.已经全部结冰
答案
1.D  易将“熔化”和“溶化”两个概念混淆。“熔化”是物态变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而“溶化”是物质溶解到液体中的过程。
2.A  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
3.(1)受热均匀 (2)46 ℃
(3)如图所示
(4)5 否 是 加热 不变 固液共存
4.非晶体
5.B 6.B
7.D  柏油是非晶体,所以没有一定的熔点,它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
8.C  蜂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9.C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该物质从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结束熔化,持续时间为4 min,且在第4 min 至第8 min处于固液共存态。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点内能小于B点内能。物质质量不变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OA段比热容小于BC段比热容。
10.C  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1.8 ℃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1.8 ℃;此物质从第10 min开始熔化,到第20 min结束,第15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 min-10 min=10 min;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该物质,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
11.D  气温升高,固态的微胶囊物质会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会从人体吸热,人因此会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会凝固,凝固时需要向人体放热,人会感到暖和。
12.B  0 ℃的水遇到-5 ℃的冰会放热凝固成冰,而-5 ℃的冰会吸热温度升高。若水较少,水可能全部变成冰;若水较多,当-5 ℃的冰吸热全部变成0 ℃的冰后还会存在0 ℃的水,就会形成冰水混合物。
13.(1)可行 (2)使石蜡受热均匀
(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1)由于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使用酒精灯加热可以完成实验。(2)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3)由图丙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CD段加热时间长,所以CD段物质吸热多。这是因为该物质在AB段是冰,在CD段是水,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14.(1)河里的冰在气温高时熔化较快(合理即可)
(2)①使冰的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②会 球体的冰块 
(3)吸收 保持不变 0 ℃
(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块熔化的快慢,例如:河里的冰在气温高时熔化较快,将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放到火炉的周围,冰棒很快熔化,所以猜想1是合理的。
(2)①蒸馏水的体积都为50 mL,并且倒入不同容器中时,水不溅出,是为了控制水的质量相等;塑料模型盒的形状不同,是为了使冰的形状不同;②相同体积的正方体、长方体和球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所以其受热面积最大,则熔化速度最快,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受热面积最小,则熔化速度最慢。
(3)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0 ℃。
15.[例题] B  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熔化过程中烧杯内温度为0 ℃,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 ℃,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水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变式] C  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冰,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小瓶中的水温度只能降到0 ℃,此时小瓶中的水与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等,由于没有温度差,小瓶中0 ℃的水不能再向烧杯中放热,故这些水全部没有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