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1.2学会观察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如何观察植物的枝条和花的各部分结构。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4.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新知导入
春天,田野上、公园里、庭院中,到处盛开着色彩绚丽的鲜花。校园里栽培的月季也悄悄地开放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
身边事
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第一步。
新知讲解
一、观察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等
拓展
常见的科学探究方法
新知讲解
茎上有刺,节上生有互生的叶片,花着生于枝条的顶端
2.观察月季枝条
(1)仔细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注意观察它的茎、叶、花的显著特点
带有叶的茎叫枝条。花是适于生殖的变态的短枝;花瓣、花萼、花蕊是变态的叶。
叶的边缘呈锯齿形
花的颜色多样,有红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等,花瓣多枚
提示
新知讲解
参考视频:观察花的结构
新知讲解
(2)取一朵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一边观察一边用镊子把它们取下来,粘贴到一张白纸上,在下表中记录观察的结果
项目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颜色
数量(枚)
雄蕊
雌蕊
花瓣
萼片
例
绿
粉红
黄
黄白
4
43
89
78
新知讲解
雄蕊的花药用解剖针刺破后,里面的花粉便散落出来
(3)取一个雄蕊上的花药,放在白纸上,用解剖针刺破,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可看到花粉粒为黄色的粉末状小颗粒
新知讲解
根据观察目的,仔细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征
3.观察的基本要求
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最后用显微镜观察
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要反复核实,以确保其真实性
(2)观察的顺序
(3)观察方式
(4)实事求是
(5)确保真实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新知讲解
确定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
观察的基本步骤:
规律总结
制订观察计划和观察程序
准备观察工具和记录表格
准备观察材料
按计划和程序进行观察
记录观察结果
新知讲解
显微镜,花粉粒装片(取一个载玻片,将刺破的花药在上面涂抹一下,盖上盖玻片),纱布
二、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1)实验目的
①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②说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2)材料用具
新知讲解
显微镜的使用
新知讲解
b.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10cm处的桌面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方法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
a.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切忌一只手提镜臂,这样易使目镜和反光镜滑落损坏
新知讲解
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cm的距离
②对光
b.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通过目镜可以看到均匀白亮的视野
视野
新知讲解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
观察时视野中漆黑一片的原因: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点拨
遮光器上的光圈未与通光孔对齐
未调试反光镜
室内光线太暗
拓展
新知讲解
在转动转换器时,用手指握住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用手指扳动物镜。否则,时间长了,容易使物镜松动,焦距改变,影响观察物像的清晰度
注意
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以免刺伤眼睛
所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将无法观察到物像
新知讲解
把所要观察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③安放装片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操作时眼睛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装片
④调整焦距
新知讲解
b.用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右眼也要同时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为止。若物像比较模糊,可以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新知讲解
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缓慢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⑤观察
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⑥收放
先提升镜筒,取下花粉粒装片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
转动反光镜使镜面竖直
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新知讲解
对光三转:一转转换器,二转遮光器,三转反光镜
提示
应“先低后高”,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换用高倍镜
调节时“先降后升”,即观察时先注视物镜并使镜筒下降,然后注视目镜内并使镜筒上升
调节焦距时“先粗后细”,即调节准焦螺旋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
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整焦距、观察和收放等步骤。使用过程中注意取放显微镜的方法,调整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等
第8页“思考讨论”
2.应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新知讲解
取镜和安放
2.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安放装片时,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使目镜、镜筒、物镜和所要观察的标本成一直线
调整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或损坏镜头
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装片时要加盖玻片,不要使显微镜倾斜,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3.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对光
观察和收放
安放装片
调整焦距
拓展提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细胞单行排列
扩大4倍
10x10
10x40
8
2
课堂练习
1.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2.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A
A
课堂练习
3.在野外观察土壤里的小动物时,最合适的观察器具是( )
A.放大镜 B.平面镜 C.光学显微镜 D.望远镜
4.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B.欲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
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
B
课堂练习
5.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先是模仿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拟法 D.调查法
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
B.当光线较暗时,选用平面镜进行对光
C.将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放置,并用压片夹压住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
A
B
课堂总结
1.观察的顺序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整焦距、观察和收放等。
3.显微镜视野中呈现的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
4.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的移动遵循“偏哪往哪移”的原则,即物像偏离视野中央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板书设计
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整焦距、观察和收放
学会观察
观察的要求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观察方式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要实事求是,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对观察结果要反复核实,确保真实性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月季枝条和花
作业布置
1.完成8页当堂练1、2
2.阅读8页开眼界——电子显微镜
3.尝试观察生活中你所感兴趣的生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