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1.1走进生物实验室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室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识别显微镜的主要部件,了解其功能。
3.认识生物实验室中的常用实验器具,了解其作用。
新知导入
你知道生物实验室是什么样子的吗?
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
新知讲解
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一、生物实验室
1.生物实验室的功能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
注意
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预习,以明确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等
新知讲解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保持良好的秩序,保持实验室整洁,不乱碰、乱摸实验器材,不品尝实验药品等。
2.严格遵守学生实验守则
不仅能够使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可以避免不正确操作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的伤害
在生物实验室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为什么要严格遵守实验守则?
新知讲解
二、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新知讲解
可稳定和支持镜身
1.显微镜的构造
(1)支持部分
镜臂
载物台
镜柱
镜座
镜筒
支持以上的部分
支持和固着其他部分,握镜的部位
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
压片夹
新知讲解
可以调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转动遮光器,可选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时,可升降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转动时,可升降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2)调节部分
新知讲解
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光圈
遮光器
新知讲解
目镜
物镜
(3)光学部分
目镜安在镜筒上方,即靠近眼睛的是目镜,目镜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区分目镜和物镜
物镜安在转换器上,即接近标本的是物镜。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新知讲解
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比较
镜头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目镜 低倍
高倍
物镜 低倍
高倍
长
亮
小
多
短
暗
大
少
短
亮
小
多
长
暗
大
少
新知讲解
能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目镜内
反光镜
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新知讲解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比值。
注意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即视野中实际物体面积越小,相应观察目标数量越少。
新知讲解
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实物和物像之间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所以在移动玻片标本时,玻片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点拨
显微镜下成倒像,观察写有字母或文字的装片时,将装片平面旋转180°后看到的图像就是显微镜下成的像的形状。如字母“b”在显微镜下酷似字母“q”
新知讲解
能大范围升降镜筒,使物镜快速移近或离开玻片标本,获得玻片标本的物像
3.显微镜的调节
可在小范围内升降镜筒,经过细准焦螺旋的调整,获得清晰的物像
4.显微镜的主要用途
研究物体的微观结构
常规检查、尿液检查
对动物和植物进行检疫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新知讲解
三、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
1.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分类
(1)观察器具
(2)解剖器具
(3)计量器具
(4)加热器具
(5)通用器具
放大镜
显微镜
天平
解剖盘
解剖剪
量筒
酒精灯
三脚架
烧杯
培养皿
新知讲解
加热工具
2.生物实验室常用器具及其作用
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
新知讲解
检查灯芯是否浸入酒精
拓展
两查
两禁
一不可
检查酒精灯内酒精的量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导致爆炸
新知讲解
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载玻片
盖玻片
制作标本时盖标本的玻璃片
滴瓶
盛放少量实验试剂
教材第4页“思考”
(1)可以使被观察物形成薄膜,容易透光,便于观察。
(2)使标本相对固定。
(3)避免标本受到污染等
用盖玻片来覆盖实验材料的意义:
新知讲解
吸取或滴加少量试剂
胶头滴管
滴管的使用
新知讲解
切取材料
均匀加热盛放在容器中的液体
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
三脚架和石棉网
刀片
培养皿
烧杯
新知讲解
解剖时用来固定物体
夹取材料
放大物像,用于观察微小或肉眼看不清楚的物体
夹取试管,加热时能夹住试管,避免手接触温度过高的试管
镊子
解剖针
放大镜
试管夹
新知讲解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伤到他人
3.使用常用实验器具要注意安全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材料和器具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拓展提高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盖玻片覆盖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盖破片是盖在载玻片上的材料上的,可以避免液体与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并且可以使被观察的细胞处于同一平面,即:距离物镜距离相同,使观察到的图像更清晰。
课堂练习
1.下列行为违背学生实验守则的是( )
A.到实验室上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
B.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的秩序
C.实验开始前,认真听老师讲解,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
D.自己可以不动手,看着别人做就行
2.下列对实验器具及实验操作规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要用手触摸刀口,刀口不要向着他人
B.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C.加热时,烧杯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D.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D
C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镜长度越长,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小
B.细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升降镜筒
C.反光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
D.物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
4.对于常用实验器具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熄灭燃烧着的酒精灯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B.用碘液给标本进行染色时,可直接从碘液瓶中倾倒至盖玻片上
C.加热装有液体的试管,必须使用试管夹
D.加热装有液体的烧杯,可以将其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B
C
课堂练习
5.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
C.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把10×物镜换成40×物镜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6.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B.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物像被放大50倍
C.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D.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
C
A
课堂总结
1.显微镜的构造
(1)支持部分:主要有镜座、镜臂、镜柱、镜筒、载物台等。
(2)调节部分:主要包括粗、细准焦螺旋,遮光器,转换器等。
(3)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目镜、物镜和反光镜等。
2.目镜没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
3.显微镜结构中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是物镜和目镜,起升降镜筒、调节焦距作用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与调节光线有关的是反光镜、遮光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板书设计
物镜、目镜、反光镜
走进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支持部分
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
调节部分
光学部分
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
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
遮光器、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作业布置
1.完成5页当堂练1、2、3。
2.用放大镜观察清洗之前和清洗之后的手掌表面,看看有何不同,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