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1 电荷与电流(2课时,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1 电荷与电流(2课时,word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0:36:37

文档简介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 摩擦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点 1 摩擦起电
1.如图A4-1-1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  )
2.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 电,另一种是电子,带 电。因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这种粒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这种粒子的数量 ,所以整个物体 电性。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 。
3.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分别是 (  )
A.正电荷、正电荷
B.负电荷、负电荷
C.正电荷、负电荷
D.负电荷、正电荷
4.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
A.电子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
B.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
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
D.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
知识点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5.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A4-1-2所示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
6.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A4-1-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如果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C.如果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D.如果甲带负电,丙可能不带电
7.某节目介绍到,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爱好者发现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针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获得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一定失去电子
C.蜜蜂与空气摩擦空气不会带电
D.蜜蜂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8.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B.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能吸起纸屑
C.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D.两个带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会互相吸引
9.下列是关于摩擦起电实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
A.不用金属棒与物体摩擦做摩擦起电实验,是因为金属不能发生电荷转移
B.用带正电荷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也会带上正电荷,是玻璃棒上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的缘故
C.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的碎纸屑,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带电的玻璃棒吸起一些碎纸屑,还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纸屑又被弹开了,是因为碎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带上同种电荷
10.如图A4-1-4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将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而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11.摩擦起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我们的双手相互摩擦时,下列关于两只手带电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左右手都不带电
B.左右手带同种电荷
C.左手带正电荷,右手带负电荷
D.右手带正电荷,左手带负电荷
12.两个硬橡胶球,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如图A4-1-5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串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杆上,位于两硬橡胶球中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棒将金属小环M向右侧稍移一些,释放后,小环M向中间运动,则小环M    (填“带正”“带负”或“不带”)电。
13.柯雪看到广播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幅静电实验示意图,如图A4-1-6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小球,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2)比较三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14.如图A4-1-7所示为静电植绒流程示意图,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电荷,移动容器靠近带电极板,使带负电荷的容器与带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使绒毛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布卷表面上,由于被植绒的布卷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植在被植绒的布卷上。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容器内的绒毛带 电,为了将绒毛吸引到布卷上,带电极板所带的电荷应该是 电,利用的原理是 。
(2)绒毛栽植到布卷上后十分均匀美观,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15.如图A4-1-8所示,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小明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一物体放在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向该物体靠近,由此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为带电体;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该吸管时,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由此可知吸管带 电,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餐巾纸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自|我|提|升
16.【例题】 通草球是用一种树木——通脱木的茎中的髓削成的,在科学中主要作为轻小物体。如图A4-1-9所示,在某次静电小实验中,分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通草球,均被吸引,则通草球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提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不管物体带有哪种电荷,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变式】 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A4-1-10所示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答案
1.C
2.正 负 相等 不显
电子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因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数量相等,所以整个物体不显电性。
3.C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4.B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棒上带负电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
5.B  分别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与细丝摩擦,使整个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摩擦起电后,若两束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来摩擦两束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
6.A  根据图示可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且丙一定也带负电;如果甲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且丙也一定也带正电。
7.A  由题知,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且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蜜蜂带负电;蜜蜂带负电的原因是: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空气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8.D 
9.D  不用金属棒与物体摩擦做摩擦起电实验,是因为金属容易把电荷导走;玻璃棒带正电,若将其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的验电器上的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验电器因为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被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在和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时也带上了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0.D  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带了电,细细的水流是轻小物体,故被带电的梳子吸引。
11.A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两只手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相互摩擦后,两只手都不带电。
12.带正
将金属小环M向右侧移动一些,释放后,小环M向中间运动,说明橡胶球和小环M之间有排斥作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环M带正电荷。
13.(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1)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B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但图中小球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B与小球A都带正电,所以其向右偏离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随着小球B与小球A的距离的增大,小球B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离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说明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14.(1)负 正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绒毛原来不带电,将绒毛放在带负电的容器中后,绒毛会带负电;根据题中所描述的现象,带负电的绒毛靠近带电极板之后被吸引,加速飞到被植绒布卷表面,所以绒毛受到了异种电荷的吸引,则带电极板带的是正电。(2)绒毛附着在布卷上,由于绒毛所带的电荷都是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各绒毛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15.不能 负 失去
(1)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把一个小物体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吸管与它相互吸引,所以吸管与玻璃棒带异种电荷,吸管带负电。(3)吸管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所以吸管与餐巾纸摩擦过程中餐巾纸失去电子。
16.【例题】 C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它们都能吸引通草球,说明通草球不带电。
【变式】 D  由图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时会被吸引,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知,显示屏一定带电。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2课时 电流与电路 电路图
知识点 1 电流
1.科学上规定, 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金属导体中是由 形成电流的,其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 。如图B4-1-1所示,实心点代表电子,箭头方向为其运动方向,则此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从 到 。
(2)电池给某段电路供电时,在这段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池的 极流出,流入电池的 极。
知识点 2 电路
2.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能有电流
C.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3.如图B4-1-2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知识点 3 电路的状态
4.电路有三种状态,如图B4-1-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通路的是 ,属于开路的是 ,
属于短路的是 。(均填序号)
知识点 4 电路图
5.如图B4-1-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如图B4-1-4所示实物电路相对应的是 (  )
6.按照如图B4-1-6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元件的位置不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7.如图B4-1-7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上,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的铝箔纸相当于电源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8.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B4-1-8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9.驾驶摩托车时,无论是捏前刹还是踩后刹,车尾左右两侧的刹车灯均同时发光以提醒他人。据此,小明设计了一个模拟刹车电路,前后刹各相当于一个开关,刹车时开关闭合。如图B4-1-9所示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
10.如图B4-1-10所示是电扇中的一个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电扇的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11.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两个开关,电源和若干导线。请利用这些材料为收发室值班人员按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按设计的电路图将实物图B4-1-11连接完整。要求:红灯亮、电铃响时表示前门来人;绿灯亮、电铃响时表示后门来人。
自|我|提|升
12.【例题】 小明仿照楼道灯自动开关的原理,对爷爷卧室的电灯安装了光控开关(装在室外,夜晚无光时闭合)、声控开关(有声音自动闭合,无声2 min后自动断开)的自动开关电路;另加装一个手动开关,必要时能使电灯常亮。如图B4-1-12所示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
【提示】 如果电路元件之间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连接;如果互不影响,那么它们并联连接。据此分析三个开关的连接方式。
【变式】 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如图B4-1-13 所示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图B4-1-13
答案
1.正 
(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相反 B A
(2)正 负
2.A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断开,电路中不会有电流。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不会有电流。
3.D  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该电路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
4.② ③ ①
5.D  电路图与实物图是否一致注意两方面:①串并联关系;②元件的先后顺序。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且开关在灯泡与电源正极之间。
6.如图所示
7.D 
8.A  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铃由于短路没有电流通过,此时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所以灯亮,铃不响。
9.D  无论捏前刹还是踩后刹,左右两刹车灯都会发光,这说明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故A、B错误;若每个开关分别控制一个灯泡,则只闭合一个开关时,两灯不能同时发光,故C错误,D正确。
10.B  由图知,当电扇没有倾斜或倾倒时,能够正常工作,说明电路是通路状态;当电扇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风扇不能工作,处于开路状态。说明小球能够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相当于开关。
11.如图所示
12.【例题】 A  (1)白天时,光控开关断开,即使声控开关闭合,电灯也不亮;晚上时,光控开关闭合,若声控开关断开,电灯也不亮,可见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串联连接。(2)无论声控开关和光空开关是否闭合,只要手动开关闭合,灯泡就能发光,说明手动开关与其他两个开关互不影响,即手动开关与其他两个开关并联连接。
【变式】 B  三个开关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因此它们之间互不影响,三个开关并联连接;因为三个开关都能控制电动机,所以电动机在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