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8:37: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章(zhuàn)
B.虞山(yú) 糁(sǎn) 罔不(wǎng)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矫首(jiǎo)
D.衣褶(zhě) 髯(rán) 器皿(mǐn) 箬篷(r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下列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余数
B.为宫室 为:成为
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C.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可以
D.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东西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
4.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5.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不足为外人道也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7.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贫,其一富 B.其人舍然大喜
C.既出,得其船 D.其真无马也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_为主而兼有________、________成分。
三、综合性学习
8.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首播,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走近国家宝藏”系列活动。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国家宝藏》节目,你同学小华觉得不合适,他认为核舟仅是一个手艺人的雕刻艺术,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你不同意他的观点,请向他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日光下澈 澈:( )
(2)俶尔远逝 俶尔:(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
(4)此中人语云 语:( )
10.下列各项中加着重号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捕鱼为业 为宫室、器皿 B.不足为外人道也 东坡现右足
C.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D.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尝贻余核舟一。
12.【甲】文中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乙文】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①者,荷杖者,入定于龛②中者,荫树趺坐③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⑤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⑥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⑦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⑧,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节选自张潮《记桃核念珠》
【注释】①课经:读经。②龛:佛塔。③趺(fū)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④袒跣(xiǎn):袒胸赤足。⑤奁(lián):盒子。⑥狻猊(suān 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⑦梵相:罗汉的样子。⑧絺褐:(chī hè)麻布短衣。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如有所语 语
(2)佛印绝类弥勒 类:
(3)经卷毕具 毕:
(4)可谓艺之至矣 至:
1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B.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C.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D.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16.在《核舟记》中,作者称赞工匠“技艺灵怪矣哉”,《记核桃念珠》选文末也感叹“可谓艺之至矣”,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两文中匠人技艺的精湛表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核舟记》节选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昴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攴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
核工记(节)
宋起风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③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④;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⑤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⑥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⑦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⑧。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文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②司更卒:更夫。③桴:鼓槌。④应门:应声开门。⑤度:揣测。⑥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舣(yǐ)舟:停船靠岸。⑧乃尔:如此这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负卷帙踉跄行_____________ (2)有客凭几假寐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19.甲乙两篇短文都描述了一件微雕作品,请概括他们共同具有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虞初新志·核舟记》)
【乙】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其母问曰:“儿何悲?”应曾曰:“儿无所悲也,心自凄动耳。”
所弹古调百十余曲,大而风雨雷霆,小而百虫之号,一草一木之吟,靡不于其声中传之。而尤得意于《楚汉》①一曲,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应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节选自《虞初新志·汤琵琶传》,有删改)
【注释】①《楚汉》:描写楚汉争战的乐曲,疑即古琵琶曲《十面埋伏》。
20.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其两膝相比者
(2)诎右臂支船
(3)靡不于其声中传之
(4)徐而察之
21.翻译下列语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引凄异
B.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C.一草一木之吟 左臂挂念珠倚之
D.佛印绝类弥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3.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介绍了核舟的______部分,以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乙】文介绍了“汤琵琶”演奏的技艺,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的语句是 ______;侧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写一句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予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本级,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2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时家贫 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皆惊骇 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同 僚 取 架 上 所 有 抽 以 难 公 无 不立 对
2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27.结合选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B.guàn——guān。故选B。
2.【答案】D
【解析】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冠”是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
B.“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B.“为宫室”翻译为“雕刻宫室”,“为”意思是做,这里是雕刻。故选B。
4.【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项文中并未详细写鲁直的外貌,只写了他的动作。故选A。
5.【答案】B
【解析】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中的“为”和例句中的“为”意思一样,都是“雕刻”的意思。A:是;C:是;D:对,向。故选B。
6.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D项的停顿不正确,正确的停顿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7.【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例句中的“其”的意思是:人称代词,他们。A其中。故A不符合题意。B指示代词,那个。故B不符合题意。C人称代词,他们。故C符合题意。D难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示例:小华,我认为能,核舟的雕刻技艺精巧,能够见证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雕刻技艺发展,同时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璧,使得核舟更具有文化意味,适合《国家宝藏》的节目形式。
9. 穿透 忽然 请或“邀请” 告诉
10.C
11.(1)带领妻子儿女、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2)向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曾经赠给我一个核舟。
12.示例:柳宗元被贬,寄情山水,看到小石潭的美景,心情愉悦,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3.(1)说话 (2)像 (3)全、都 (4)极点
14.B
15.(1)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满胡须的是苏东坡。
(2)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雕刻而成的,圆得像小樱桃一样。
16.甲文中雕刻者在核舟上对三个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都做了详细描述,形态各异,各有个性;连念珠都能清清楚楚数出来;乙文中念珠体积小,却雕刻三至六尊姿态各异的罗汉,可见技艺精湛。
17. 背着 靠着
18.(1)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
(2)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19.体型虽小,表现的事物却很多;都紧扣某一个典故,具体而形象地再现故事情境;人物和其他事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20.(1)靠近 (2)弯曲 (3)没有 (4)慢慢地
21.(1)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幼年就喜欢音律,常常一听到歌声就哭泣。
22.B
23. ①船头/船首 ②空间顺序 ③“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应曾曰:‘儿无所悲也,心自凄动耳。’”/“靡不于其声中传之”/“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等 ④“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泪之无从也。”(③④空填一句即可)
24. 年幼 全都
25.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
26.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水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27.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费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水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