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部编 RJ·四年级下册
1 古诗词三首
导入新课
乡村景色总是那样的独特、迷人。数不胜数的田园诗给了我们无尽的美的享爱,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三首描写乡村景色的田园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知识链接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石湖词》《吴郡志》等。
zá
复杂
我
会
认
字词学习
zá
xī
qīng
tíng
杂
稀
蜻
蜓
lí
篱
dié
蝶
我
会
写
字词学习
蛱蝶:蝴蝶的一种。
篱落:篱笆。
词语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g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稀落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果肉肥厚
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形美、色美,体现喜爱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不是幽静又美丽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
读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齐读后两句诗,看看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蝴蝶
诗意: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篱笆
静景
静中有动,体现喜爱
动景
侧面反映
农民的忙碌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有静有动,真是美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
读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夏天白天变( )了,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 )、( )……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 ),( )经过。只有( )和( )绕着篱笆( )地飞舞着。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播种
长
短
没有人
蜻蜓
锄草
蝴蝶
悠闲
诗中的初夏乡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园生活多美啊,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来齐读这幅独特的风景图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先来听一听这首古诗的唱读版,再一起试着唱一唱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古诗唱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 )杏子( ),
麦花( )菜花( )。
日长篱落( ),
惟有( )( )飞。
金黄
蜻蜓
无人过
肥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雪白
稀
蛱蝶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农忙时节田园景色
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结构梳理
这首诗用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
主题概括
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知识拓展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主要作品:《小池》《风定过垂虹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导入新课
xú
徐公店
shū
稀疏
lí
篱笆
我
会
认
字词学习
sù
xú
宿
徐
我
会
写
字词学习
shū
疏
宿
sù(宿舍 )
xiǔ(一宿 )
xiù(星宿 )
多
音
字
词语积累
疏疏:稀疏。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阴:树荫。
词语理解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
如何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
宿 新市 徐公店
住宿,住在
地名
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解题:(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篱笆
稀疏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新长出绿叶
没有形成树荫
诗意: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出的树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静景美丽,体现喜爱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不是幽静又美丽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
读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么美丽的乡村里,天真烂漫的儿童在做什么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
再也找不到了
诗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儿童在扑蝶
动景有趣,体现喜爱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找不到黄蝴蝶了吗?
菜花
黄蝶
无处寻
东张西望
四处搜寻
孩子追不到蝴蝶,会是什么样子呢?
全班齐读,读出儿童的失望。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个孩子( )地奔跑着追赶( )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 )的微笑,可是蝴蝶( )着翅膀就飞进了( )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黄色
飞快
开心
扑闪
金灿灿
这首诗的静景美丽,动景有趣,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课后第1题)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伴读音乐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 )疏疏一径深,
树头( )( )。
儿童( )追( ),
飞入( )无处寻。
篱落
菜花
急走
未成阴
(课后第1题)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新绿
黄蝶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写上题目、作者和朝代;
2.把字写正确;
3.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完成背诵后,你能试着默写这首诗吗?(课后第1题)
美丽
有趣
宿新市徐公店
静景:篱笆 小路 树
动景:儿童扑蝶
结构梳理
主题概括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宜人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蝴蝶的生动画面。全诗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知识拓展
诗意: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主要作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知识链接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创作背景
解读“词”
词,又称为“诗余” “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bō
剥莲蓬
chú
锄豆
我
会
认
字词学习
máo
yán
wēng
lài
bō
茅
檐
翁
赖
剥
我
会
写
字词学习
剥
bō(剥削 )
bāo(剥花生)
多
音
字
词语积累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卧:趴。
词语理解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
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整体感知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牌名
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整体感知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上阙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课文解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景物清新,体现喜爱
读上阕的三四句,思考:“白发翁媪”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诗意: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白发翁媪:温馨
相亲相爱
老翁和老妇
读一读词的下阙,说说下阙写了哪些人的活动?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人物各有活动,体现喜爱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勤劳、懂事、可爱
( )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 );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 )的双手编织( );( )的小儿子,正( )在溪边,( )地哼着歌儿剥( )。
读完下阙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锄草
勤劳
鸡笼
卧
可爱
灵巧
开心
莲蓬
这首词中的景色充满了自然美,词中的人物其乐融融,让我们一起怀着对美景和人物的喜爱齐读这首词吧!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先来听一听这首古诗的唱读版,再一起试着唱一唱吧!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诗唱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溪上( )。醉里吴音( ),白发谁家( )?
大儿( )溪东,中儿正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 )。
低小
鸡笼
锄豆
相媚好
背诵指导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青青草
翁媪
卧剥
莲蓬
清平乐 村居
景物 茅屋、小溪、青青草
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世外桃源
悠然自得
人物
(亡赖)
结构梳理
《清平乐·村居》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主题概括
描写儿童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