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7 17:15:4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扬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开凿河道,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裁制船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炼铁铸锚,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伐木造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2·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海水晒盐 C.铁丝弯曲 D.玻璃破碎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 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2022·怀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辰溪酸萝卜 B.溆浦枕头粽
C.新晃风干牛肉 D.靖州杨梅酿制酒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 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 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2022·云南)“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5.(2022·遂宁)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点燃“飞扬”火炬,发生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只是布料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选择填充题
6.(2020九上·青云谱期中)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下列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铝做导线 B 液化石油气做燃料 C 氦气填充气球 D    
【答案】B;一氧化碳常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的化学性质(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铝做导线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 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利用了液化石油气能够燃烧的性质,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 、氦气填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的物理性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D 、一氧化碳常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的化学性质(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7.(2020九上·崇义期末)以下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B . 液氢用于驱动火箭
C .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 .    
【答案】B;木炭粉作还原剂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氢用于驱动火箭,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软硬适中,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化学性质的还有木炭粉做还原剂,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故答案为:B,填木炭粉做还原剂(合理即可)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8.(2019九上·平邑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
D.   
【答案】B;铁制成铁锅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正确,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是利用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不正确,不正确,
D、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铁制成铁锅,利用导热性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铜丝用作导线
D.   
【答案】A;氮气用作保护气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分析】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氮气做保护气是利用了其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解答
10.(2018九上·江西月考)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   
【答案】B;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以上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助燃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以上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B。D可补充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等。
【分析】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解答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
D.   
【答案】B;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用于制造导线,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正确.
故选B.D补充: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三、填空题
12.(2021九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酒精燃烧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   。
【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等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理性质,故填物理性质。
酒精燃烧时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填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状态的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3.(2021九上·洛宁月考)如图所示,这是一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1)    ;(2)    。
【答案】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该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溶于水;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分析
14.(2021九上·秦都月考)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C.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
E.冰受热后熔化为液态的水
F.石墨能导电
【答案】E;B;ADF;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是颜色、状态的描述,是物理性质。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是过程,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是物质的性质,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是颜色、状态的描述,是物理性质。
E.冰受热后熔化为液态的水是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F.石墨能导电,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E。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DF,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2021九上·船营月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颜色 c、氧化性 d、溶解性 e、挥发性 f、稳定性 g、导电性 h、导热性 i、助燃性 j、还原性
【答案】bdegh;acfij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bdegh;acfij。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反之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6.(2021九上·秀英月考)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列出氨气的有关问题。
氯气,化学式为Cl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物理性质:颜色:   ,溶解性:   气味:   。
化学性质(答出1点):   ;用途   。
【答案】黄绿色;可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与氢气反应;氧化剂、漂白剂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根据短文可知氯气为黄绿色,可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化学性质:可与氢气发生反应,强氧化性,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可用作氧化剂,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四、简答题
17.(2019九上·海南期中)国际卫生组织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答案】(1)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一定条件下,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要会正确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8.青冈小城夜晚时候路灯就开始照亮,既美化了小城,又方便人民的出行,路灯的灯罩是聚苯乙烯制成推测灯罩可能具有的性质(三点)
【答案】解:作为灯罩的物质必须具备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风吹雨晒,必须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为防止人触电,必须具有绝缘的性质;一旦损坏无法热修复,具有热固性;易于加工,具有可塑性好的性质.
答:耐腐蚀;耐高温;绝缘.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聚苯乙烯制成的灯罩分析判断具有的性质.
五、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迎泽月考)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髙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一旦泄漏,煤气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极易引起爆炸。同时,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所以煤气中毒很难察觉。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露的煤气,防止煤气中毒,这是非常荒唐的。因为一氧化碳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也不与水发生反应。请回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有上述描述可知,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   。(各写两条)
【答案】(1)化学
(2)无色无味;不能溶于水;毒性;可燃性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故煤变成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资料可知,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有毒性等。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0.课堂上,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2)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4)小科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镁条表面有黑色物质。他猜想:黑色物质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   。小科询问老师后获知:许多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他原来的结论   (填序号)。
①正确 ②错误 ③可能错误
【答案】(1)有白色固体
(2)生成发出耀眼的白光
(3)化学
(4)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③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白色固体生成最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2)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4)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又发现了判断物质颜色的一种方法,即有些物质在粉末状态时可能会呈现黑色,可以判断,原来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扬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
2.(2022·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海水晒盐 C.铁丝弯曲 D.玻璃破碎
3.(2022·怀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辰溪酸萝卜 B.溆浦枕头粽
C.新晃风干牛肉 D.靖州杨梅酿制酒
4.(2022·云南)“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5.(2022·遂宁)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二、选择填充题
6.(2020九上·青云谱期中)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下列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铝做导线 B 液化石油气做燃料 C 氦气填充气球 D    
7.(2020九上·崇义期末)以下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B . 液氢用于驱动火箭
C .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 .    
8.(2019九上·平邑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
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铜丝用作导线
D.   
10.(2018九上·江西月考)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
D.   
三、填空题
12.(2021九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酒精燃烧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   。
13.(2021九上·洛宁月考)如图所示,这是一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1)    ;(2)    。
14.(2021九上·秦都月考)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C.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
E.冰受热后熔化为液态的水
F.石墨能导电
15.(2021九上·船营月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颜色 c、氧化性 d、溶解性 e、挥发性 f、稳定性 g、导电性 h、导热性 i、助燃性 j、还原性
16.(2021九上·秀英月考)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列出氨气的有关问题。
氯气,化学式为Cl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物理性质:颜色:   ,溶解性:   气味:   。
化学性质(答出1点):   ;用途   。
四、简答题
17.(2019九上·海南期中)国际卫生组织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8.青冈小城夜晚时候路灯就开始照亮,既美化了小城,又方便人民的出行,路灯的灯罩是聚苯乙烯制成推测灯罩可能具有的性质(三点)
五、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迎泽月考)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髙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一旦泄漏,煤气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极易引起爆炸。同时,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所以煤气中毒很难察觉。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露的煤气,防止煤气中毒,这是非常荒唐的。因为一氧化碳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也不与水发生反应。请回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有上述描述可知,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   。(各写两条)
20.课堂上,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2)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4)小科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镁条表面有黑色物质。他猜想:黑色物质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   。小科询问老师后获知:许多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他原来的结论   (填序号)。
①正确 ②错误 ③可能错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开凿河道,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裁制船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炼铁铸锚,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伐木造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 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 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 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5.【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点燃“飞扬”火炬,发生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只是布料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6.【答案】B;一氧化碳常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的化学性质(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铝做导线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 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利用了液化石油气能够燃烧的性质,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 、氦气填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的物理性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D 、一氧化碳常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的化学性质(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7.【答案】B;木炭粉作还原剂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氢用于驱动火箭,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软硬适中,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化学性质的还有木炭粉做还原剂,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故答案为:B,填木炭粉做还原剂(合理即可)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8.【答案】B;铁制成铁锅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气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正确,
B、用铜丝作电线材料是利用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不正确,不正确,
D、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铁制成铁锅,利用导热性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9.【答案】A;氮气用作保护气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分析】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氮气做保护气是利用了其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解答
10.【答案】B;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以上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助燃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以上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B。D可补充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等。
【分析】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解答
11.【答案】B;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用于制造导线,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将氮气充入食品袋中保鲜食品,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正确.
故选B.D补充:用活性炭作净水吸附剂.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12.【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等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理性质,故填物理性质。
酒精燃烧时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填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状态的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3.【答案】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该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溶于水;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分析
14.【答案】E;B;ADF;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是颜色、状态的描述,是物理性质。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是过程,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是物质的性质,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是颜色、状态的描述,是物理性质。
E.冰受热后熔化为液态的水是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F.石墨能导电,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E。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DF,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答案】bdegh;acfij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bdegh;acfij。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反之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6.【答案】黄绿色;可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与氢气反应;氧化剂、漂白剂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根据短文可知氯气为黄绿色,可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化学性质:可与氢气发生反应,强氧化性,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可用作氧化剂,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7.【答案】(1)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一定条件下,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要会正确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8.【答案】解:作为灯罩的物质必须具备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风吹雨晒,必须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为防止人触电,必须具有绝缘的性质;一旦损坏无法热修复,具有热固性;易于加工,具有可塑性好的性质.
答:耐腐蚀;耐高温;绝缘.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聚苯乙烯制成的灯罩分析判断具有的性质.
19.【答案】(1)化学
(2)无色无味;不能溶于水;毒性;可燃性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故煤变成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资料可知,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有毒性等。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0.【答案】(1)有白色固体
(2)生成发出耀眼的白光
(3)化学
(4)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③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白色固体生成最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2)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4)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又发现了判断物质颜色的一种方法,即有些物质在粉末状态时可能会呈现黑色,可以判断,原来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