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知识内在联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隐含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再次失衡
二战爆发(1939年) 苏联、美国卷入(1941年) 战争规模扩大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1942年初) 二战结束,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5年9月) 建立联合国(1945年10月);新的世界格局形成(两极格局)(1955年)
1.上图是1941年12月7日遭到轰炸的 美军机场,次日,英美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
规模。
珍珠港
最大
2.上图是 三巨头,从左向右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
3.上图是 年 月 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 结束。
1945
9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年(历时6年)
1.二战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 、 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加速 、 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3)其他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2.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1939—1945
政治
经济
德
日
3.二战过程:
(1)序幕:日本发动 ,侵略中国。
全面爆发: 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战争爆发。
(重要战役: :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 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英美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二战达到 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九一八事变
1939
苏德
莫斯科保卫战
珍珠港
最大
1942
《联合国家宣言》
(5)二战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 战役,苏军取胜,德军损失惨重,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苏德战场转折点,也是二战转折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 登陆。
影响:开辟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7)欧洲战事结束: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1945年5月8日, 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斯大林格勒
诺曼底
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
(8)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 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__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中国等亚洲国家对日本展开反攻; 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4.二战性质:世界人民 战争。
5.二战的主战场:欧洲西线、苏德、亚洲、太平洋、北非等战场。
6.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根本原因: 。
7.二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航空母舰、原子弹。
日本
9
美国
反法西斯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
8.二战影响:
(1)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 。
(2)彻底粉碎了 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3)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重大且深远影响。
(4)改变大国间力量对比, 成为两个超级大国,战后成立联合国。
(5)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9.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巨大灾难
法西斯
美、苏
(1)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2)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间的争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可以相互合作。
二、雅尔塔会议
1.背景: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胜利。
2.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 。
3.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 、英国 、苏联 。
4.结果:签订《雅尔塔协定》。其内容:
(1)彻底消灭 法西斯主义;战后由 、 、 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1945
雅尔塔
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
德国
美
英
苏
(2)战后成立 。
(3)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 作战。
(前提: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5.影响:加快了二战结束,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联合国
日
1.易错点: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两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都是集团作战,不是单个国家间的战争,一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集团交战;二战是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作战。
(3)区别两次大战的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二战则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2.易错字:斯大林 ; ;雅尔塔会议; 会议
格勒
诺曼底
波茨坦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C
2.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宜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3.某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影片中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该影片为( )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 卫战》
A
4.右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 )
A.《凡尔赛条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D
5.罗斯福曾在“炉边谈话”中说:“如果我们今天尽全力去支援正在反击轴心国进攻的国家,那么合众国卷人战争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而如果我们默许他们的失败,屈从于轴心国的胜利,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下一阶段战争中的攻击对象。”当合众国成为攻击对象时( )
A.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
B.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出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激烈
B
6.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年代尺反映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全面冷战
C
7.“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C
8.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100多万人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人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这次战役是( )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战役
C
9.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事件是( )
A.卢沟桥事变
B.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联合国家宜言》签署
B
10.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②《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③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解救英军 ①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二、材料题
11.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条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全球通史》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宣传画则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各盟国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敌人的残暴、凶恶和虚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数以万计的宣传画成为当时快捷、锐利的武器,在群众中有很强的感召力。
(图片上方的英文单词“UNITED”意为“联合、团结”,下方的句子意为“联合国家为自由而战”)
——朱成山主编《形塑正义旗帜——二战经典海报集》,南京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材料四:(一)关于处置德国问题:要共同使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三国部队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二)会议决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参战条件是外蒙古现状予以维持。……(三)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任何实质性问题必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
——《世界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与哪些事件有关?
答: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2)材料二中的“签字国”均属于哪一联盟?“三国同盟成员国”有哪些?材料二所述宣言签订有何标志性意义?
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德国、日本,意大利(写完整三个国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依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战后国际社会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是什么?
答: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宣传画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任意一点)联合国。
(4)材料四所涉及的是什么会议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次会议的影响。
答:雅尔塔会议。影响:积极性: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消极性: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
1.(2021台州市6.)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二战中,美国授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
2.(2021衢州市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人类正义,结成最广泛的战时同盟。该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签署了( )
A.《联合国家宣言》 B.《慕尼黑协定》
C.《大西洋宪章》 D.《凡尔赛条约》
A
3.(2021丽水市18.)“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 )
①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②中国坚持杭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 ③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④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2021金华市8.)1941年10月,日本新任首相东条英机组织了一个“充满火药味的内阁”,并决定,通过外交或武力手段,在这年年底之前跟美国算账。为此,日本( )
A.发动了不列颠之战 B.实施了诺曼底登陆
C.发动了中途岛海战 D.制造了珍珠港事件
D
5.(2021遂宁市9.) 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 诺曼底登陆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莫斯科保卫战 D. 意大利投降
A
二、材料题
6.(2020·新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20世纪战争与和平》》
(1)“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两年后,美、英盟军的哪一行动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
答: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行动:诺曼底登陆。
材料二: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简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3)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多少周年?当年“各国携起手来”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是什么?
答:75周年。联合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答: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7.(2019·呼和浩特)德国是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也是受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至深的国家。
请举出1919年、1929年发生在世界历史上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分)列出德国在1939年和1949年发动或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给世界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
答:事件: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巴黎和会),德国受到严厉制裁。1929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崩溃,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2分)影响:1939年,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威胁到民主制度
的生存,引发欧洲格局的变化等。(2分)
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欧洲冷战局面基本形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