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创新习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创新习案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7 18: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问题与人口问题。
知识内在联系
原子弹 原子能技术
二战期间,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电子计算机
火箭试制成功并运用 空间技术
二战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各国大力投资科技新产业(从美国开始扩展至世界其他国家)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
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
信息时代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 ”。
2.影响:
(1)积极影响:计算机网络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创造人类新的__________和 ,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2)消极影响: 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
信息时代
文化观念
网络安全
生活模式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环境危机不仅是 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选举权
生态
人口过快增长
2.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 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3.对策: 。
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生存质量
1.易错点:
(1)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瓦特改进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它们转变为生产力的手段不同,工业革命是经验——技术成果(工具革新)——生产力;而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生产力。
2.易错字: 电站,环境 .

污染
一、选择题
1.不管是出门旅行,还是商场购物,甚至是市场买菜等,只要兜里的手机扫扫码便全能搞定,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真实写照。使用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D
2.习近平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动能,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这说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落伍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能引领时代经济的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各领域相互渗透,将深远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D.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体现其时代价值
C
3.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
4.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计算机网络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
①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②加强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③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④使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5.下图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 )
A.“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C
6.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她们将有权利为自己铺设第三条道路,可以为自己选择环境,过一种自由的生活。她们可以与男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写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反映出( )
A.女性可以选择任何职业
B.女性地位得到政府保护
C.女性人权的发展
D.女性可以参政
C
7.右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
A.经济混乱
B.资源匮乏
C.环境恶化
D.贫富分化
C
8.习近平主席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人口过快增长 ③水资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承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10.下列职位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汽车驾驶员—飞行员—铁路工人—网络工程师
B.火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飞行员—宇航员—轮船驾驶员
C
二、材料题
11.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1900年,电力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现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1910年,美国电话增加到700万台,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发展到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最早的电影院。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找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英国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史蒂芬孙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答:原因是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蒸汽时代。蒸汽火车。
(2)据材料二,1900年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动力?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什么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一个发明与创造成就突出的美国科学家。
答:电力;电气时代;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网络计算机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导致“一个地球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
(4)综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答:(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广安市15.)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近代科学与文化开始产生
D.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C
2.(2021成都市24.)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再次证明∶没有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隔绝的孤岛,也没有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大力提倡的是( )
A.利益至上 转嫁污染 B. 贸易保护 抵制外货
C. 对外扩张 单边主义 D.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
D
3.(2019·玉林)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
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C.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D.坚信人类治理能力
C
4.(2021牡丹江、鸡西25.)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5.(2021广东30.)1990年,《纽约时报》一篇关于美国中西部工业的文章说:“有些工厂中发生了好像原子弹爆炸一样的变化,装配生产线在全速运转,并裁减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见( )
A.美苏两国冷战达到新高潮 B.美国推进西部大开发
C.计算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D.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二、材料题
6.(2019·云南昆明)(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1)根据上表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哪一类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2分)
答:人物(身份):主要是工人(工匠)。(1分)国家:英国。(1分)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2)根据上表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答:变化:科学与技术结合;美国、德国发展迅速;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里发生了重大飞跃,史称“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1969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计算机相互连接、对话。互联网创造了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重大飞跃。(4分)
答:重大飞跃: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3分)
答: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离不开“工匠精神”;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