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学考复习——专题21、2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专题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学考复习——专题21、2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专题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1:4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组织建设
化学 · 学考
专题21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1. 合理施用化肥
(1)考虑因素
合理施用化肥,除了要考虑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等因素,还必须根据化肥本身的性质进行科学施用。
(2)不合理施用化肥的危害
①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浪费。
②部分化肥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
③不合理施用化肥还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
知识点一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 合理使用农药
(1)农药的发展方向
人们研制各种有机合成农药,使农药向着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2)农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农药可能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一些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
②农药的施用方法、用量和时机不当,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1. 药物的分类
药物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现有药物中的大部分属于合成药物。
知识点二 合理用药
2. 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
(1)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发挥药效,如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2)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药效,其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具有相同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常包含相同的结构成分。
3. 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必须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等原则,主要考虑药物和机体两个方面。
(2)滥用药物危害巨大。例如,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
1.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2)分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着色剂、增味剂、膨松剂、凝固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
知识点三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2.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的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3. 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必须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等原则,主要考虑药物和机体两个方面。
(2)滥用药物危害巨大。例如,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
1. 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的目的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①从科学观点看,它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
②从环境观点看,它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③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知识点四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绿色化学的核心: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3)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原子利用率=×100%。
2.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例1 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含氮量,可以不必考虑施用过程中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
B.碳铵化肥可以和碱性草木灰混合施用
C.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以适当施用一些磷肥
D.使用了某一种效果显著的杀虫剂后,可以不必更换品牌长期使用
C
[解析]化肥施用过多会破坏土壤的结构,A错误;
碳铵化肥不可以和碱性草木灰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降低肥效,B错误;
长期使用同一品牌的杀虫剂,害虫会产生抗药性,D错误。
考查点1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变式 下列关于药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B.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C.果汁饮料中可以添加适量苯甲酸钠,它是一种抗氧化剂
D.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
D
[解析]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A错误;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错误;
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的滋生,防止食品变质,C错误;
味精为谷氨酸钠,是一种鲜味调味剂,D正确。
例2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C
[解析]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并非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考查点2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变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焚烧秸秆,使草木灰返田提高土壤肥力
D.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直接氧化乙烯生产环氧乙烷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
D
[解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A项错误;
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会造成白色污染,B项错误;
变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焚烧秸秆,使草木灰返田提高土壤肥力
D.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直接氧化乙烯生产环氧乙烷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
D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空气,C项错误;
2CH2=CH2+O2 ,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D项正确。
【考点精析】
1.化学品的分类
一、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化学品 大宗化学品 乙烯、硫酸、纯碱和化肥等
精细化学品 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
(1)合理施用:根据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和化肥本身性质等施用化肥。
(2)主要危害:
①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浪费肥料,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
②不合理施用还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的结构。
2.化肥
(1)常见农药:
①早期的有除虫菊、烟草等植物和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等无机物;
②现在的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有机合成农药。
(2)发展方向: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等三个方向。
(3)主要危害:
①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
②引起有益昆虫的大量死亡;
③造成土壤和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3.农药
【考题精练】
1.农用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会使地下水含氮量增高,其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B
2.某地筹建中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思路上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环境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在给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
壤的酸性
D
解析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可以提高增产效益,A正确;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其光合作用,B正确;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环境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C正确;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熟石灰和硝酸铵反应生成NH3放出,会损失肥效,D错误。
二、合理用药
【考点精析】
1.药物分类
 (1)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现有药物中大部分是合成药物;
 (2)按照使用权限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其中有“OTC”标识的是非处方药。
2.药物作用方式
 (1)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发挥药效,如抗酸药物;
 (2)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发挥药效。
3.合理用药
 (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不能滥用药物:
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滥用,滥用药物主要是指非法获得及使用受管制药物、无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服用毒品等。
(3)远离毒品
【考题精练】
3.(2021·浙江绍兴高一5月测试)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是
 (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轻质碳酸钙 D.氢氧化铝乳液
B
解析 A.碳酸氢钠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错误;C.轻质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D.氢氧化铝乳液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
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考点精析】
1.着色剂、增味剂
2.膨松剂、凝固剂
常见膨松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复合膨松剂(碳酸盐和酸性物质等混合而成)。
凝固剂:例如豆腐的凝固剂氯化镁、硫酸钙、葡萄糖酸-δ-内酯。
3.防腐剂、抗氧化剂
(1)防腐剂
①作用: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
②常见的防腐剂:现在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亚硝酸钠等。
③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它不但是防腐剂,而且还有抗氧化作用。亚硝酸钠与肉类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一种致癌化合物。
④危害:过量的防腐剂能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国家对防腐剂的使用和用量有严格的要求。
(2)抗氧化剂
①作用:防止食品在空气中被氧化而变质。
②常见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
4.营养强化剂
(1)作用: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或微量
元素。
(2)种类:①食盐中加碘酸钾。
②奶粉中加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等。
【考题精练】
4.“民以食为天”,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下列做法不合理的 
 是(  ) 
A.做馒头时,可加入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可口
B.抗坏血酸(维生素C)作为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
C.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起到抗氧化和杀菌的作用
D.食品中严禁添加任何防腐剂,以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D
解析 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酸钠,二氧化碳可使馒头松软可口,A合理;B.抗坏血酸有还原性,可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
B合理;C.SO2有还原性,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起到抗氧化和杀菌的作用,C合理;D.食品中适当添加防腐剂可以减慢食品腐败速率,对身体无害,
D不合理。
5.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功能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抗坏血酸——着色剂 B.亚硝酸钠——调味剂
C.碘酸钾——营养强化剂 D.苋菜红——防腐剂
解析 A.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不作着色剂,可作抗氧化剂,故A错误;B.亚硝酸钠有毒,适量亚硝酸钠(NaNO2)可做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不能用作调味品,故B错误;C.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因此碘酸钾可以用作营养强化剂,故C正确;D.苋菜红为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是一种着色剂,故D错误。
C
6.(2021·浙江杭州学军中学6月高一测试)如表是某食品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下列配料中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  )
 A.维生素C B.甜蜜素
 C.山梨酸钾 D.柠檬黄
A
品名 ××菠萝汁
配料 水、浓缩菠萝汁、蔗糖、山梨酸钾、甜蜜素、柠檬黄、维生素C等
果汁含量 ≥80%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封口处
解析 配料为:水、浓缩菠萝汁、蔗糖、山梨酸钾、甜蜜素、柠檬黄、维生素C等,其中浓缩菠萝汁富含维生素,蔗糖属于调味剂,能增添食品的甜度,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柠檬黄属于着色剂,维生素C是营养强化剂,故选A。
【学业水平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及查阅资料,认识环境污染的类型、原因及危害。了解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2.认识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了解绿色化学的内涵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体会绿色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二、绿色化学
///////
///////
【考点精析】
1.环境问题: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3.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
 (1)物理法:加入混凝剂(如硫酸亚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使污水中的细
 小悬浮物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经沉淀、过滤除去。
 (2)化学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
 (3)生物法
5.固体废物的处理
 (1)原则: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 原则。
 (2)目的: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回收利用。
4.污水处理方法
【考题精练】
1.(2021·浙江7月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保护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B.“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广泛应用于推测化学物质的性质
C.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解
D.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在制作过程中可加入石膏作凝固剂
C
解析 A.环境保护工程师是指从事自然资源保护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人员,故A正确;B.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推测其化学性质,即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广泛应用于推测化学物质的性质,故B正确;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误;D.由豆浆制豆腐的过程是胶体聚沉的过程,豆浆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发生聚沉,豆浆制豆腐是制作食物,不能用对人体有危害的电解质溶液,所以在制作豆腐过程中可加入石膏作凝固剂,故D正确。
2.(2021·浙江1月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绿色化学是指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轻温室效应
D
解析 A.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从侧面会看到在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正确;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发现在原子中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这个核带正电,质量相对很大,从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正确;C.煤中S元素燃烧产生SO2气体,能够与氨水反应产生盐,从而可降低空气中SO2的含量,减少酸雨的形成,故在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C正确;D.绿色化学是指在源头上使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不产生污染物,而不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轻温室效应,D错误。
3.(2020·浙江金华高一期末)下列垃圾或废弃物的处理不符合环保节约理念的
 是(  )
 A.废纸、塑料瓶、废铁回收再利用
 B.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理或堆肥
 C.稻草、一次性餐具露天焚烧
 D.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回收
C
解析 A.废纸、塑料瓶、废铁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瓶、废铁可回收再利用,故A不选;B.厨余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采用生化处理或堆肥,减少污染,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B不选;C.稻草、一次性餐具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选C;D.废电池含有重金属,任意丢弃引起重金属污染,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回收,可减少污染,符合环保节约理念,故D不选。
二、绿色化学
【考点精析】
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即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为100%。
【考题精练】
4.(2020·浙江温州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D.燃煤烟气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
C
解析 A.由于空气中存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当含量过高时易产生酸雨,A正确;B.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产生了大气污染物,B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C错误;D.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可以和生成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效果,D正确。
5.(2020·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期中)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