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1同底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1同底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7 22: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整式的乘法
2.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同底数幂法则推导过程,通过推导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掌握同底数幂法则的运用,并会逆运用;
3.通过运用性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 乘方的概念
22=4=2×2=4
23 =8=2×2×2=8
a5=a×a×a×a×a
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思考: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分别叫什么?
知识点二、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学一学: 22×23 =
32 ×35 =
a2 × a4=
议一议:通过上面的观察,你发现上述式子的指数和底数是怎样变化的
【归纳总结】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猜想、验证:
(m、n都是正整数)
【得出结论】( 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当堂练习:
一、比一比
(1) 78×73
(2) a7 ·a3
(3)(-5)4· (-5)6
(4) b5 · b
(5) m5 · ( )=m8
(6) bm ·( )=b3m
(7)34×3
(8)x5·a7
二、辨一辩
1 b· b2= b2 ( ) 
② a+a2 = a3 ( ) 
③ a3 · a3= a9 ( )  
④ a3+a3 = a6 ( )  
⑤ y5 + 2y5 =3y10 ( )
⑥x2· x3·x4=x9 ( )
注意: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怎样用公式表示运算的结果呢?
( m、n、s都是正整数)
三、算一算
(1)(-2)7×(-2)6 (2) 83×8×85
(3) -(a+b)3·(a+b)5 (4) b2m·b2m-1·b
注意:公式中的底数和指数可以是一个数、字母或一个式子。
4、练一练
(1)24×23
(2)(-2)4×(-2)3
(3)(-2)4×23
(4)24×(-2)3
课堂小结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 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 m、n、s都是正整数)
注意:公式中的底数和指数可以是一个数、字母或一个式子。
布置作业
(一)课作
A作业本 课本P30 1、2题
(二)学作
学法大视野P20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从单独的一些式子到几个式子的联系观察,学生能自主的挖掘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在指导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阶梯练习题,从题目中学生积极的探究出:①指数相加而不是相乘②底数一定要相同才可以运用此法则③指数不写就是1④法则可以逆用。此节课内容较为简单,课堂氛围较为积极,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数学逻辑性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角度来发掘同底数幂乘法法则,通过多媒体有效展示和分析一些式子,学生能进一步增加理解和掌握,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教学难度。同时,本节课还应用了展示台,清晰的展示了学生的作业,并由学生自己去讲台讲解思路过程,对胆小和做的好的同学均加以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增加了增大了课堂容量,节省时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能力。
伴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不由得这节课进行反思:学生第一次在视频下进行自我讲解习题,有点胆小,不敢举手,以后要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在学生掌握之后,没有组织学生探究一些特殊题型和解题技巧,以后在完成教材的基本要求下,要进一步挖掘教材延伸的知识点并且注意难度。课堂上,感觉语言不够注意规范和简练。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老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