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怎样研究中国历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怎样研究中国历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21: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怎样研究中国历史拓展课教学设计
(基于教材的英雄题材专题阅读与专题写作)
教学目标:
1.阅读相关资料,拓展认识,学习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人物。
2.写作交流,口头辩论,唤醒学生的英雄情结。
3.去芜存菁,求同存异,激励学生学习英雄精神。
活动设计:
环节一、英雄远去——情景导入
播放毛阿敏的《历史的天空》。
导语:刀光剑影暗淡了,古角铮鸣远去了,众多的先辈也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历史的巨浪淘得尽芸芸众生,却带不走那些如明星般永远闪耀着光芒,照亮史册,滋养后人的风流人物,如近期我们学到的四位古人: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他们的卓荦不凡常常促使我们想起一个名词——英雄。那么,在的心目中英雄的桂冠究竟应该授予哪位?今天我们就结合各自阅读到的相关资料对争议较大的三位进行交流汇报。
环节二、英雄谁属——成果汇报
活动一:荆轲、刘邦、项羽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四小组在课前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尝试练笔的基础上进行汇报:
谁是英雄,并介绍本组了解到的课本之外的人物事迹。
逐条陈述本组认定某人是英雄的理由。
展示本小组精彩的人物赞语。(建议采用颁奖词、对联、场景描写等多种形式)
环节三、英雄何处——辩论争鸣
其实正如前面歌中所唱“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只是在担当起他背负的使命,而后人却从不同的角度解析着他们的言论与行动,所以难免有纰漏和不周。下面对自己手头的资料稍加梳理,咱们来个小型辩论。
活动二:
1.联系你读到的相关资料对其他小组进行反驳。
2.推荐你心目中的其他英雄人物,简单陈述理由。
环节四、英雄归来——课堂总结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又说“乱世出英雄”,还称“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却是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不论事成还是事败,总有人被时人或世人列入或踢出英雄的行列。英雄,注定是一个多解的名词。下面我们来看看前人先辈对英雄有着怎样的定义。
活动三:
1.指名读刘劭《人物志》中的片段,同桌讨论英雄应该具备的六个要素。
2..齐读王坚毅的文字片段,深化认识。
总结 :英雄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他活跃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行走在普通民众之间:从熊熊烈火中解救生命的,我们称他为——(生:救火英雄)在肆虐的洪水前甘当人堤的,我们叫他——(生:抗洪英雄)与毒枭毒霸斗智斗勇的,我们叫他——(生:缉毒英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能做的就是——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立雄心,成英才!
附:
1.板书设计:


2.……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刘劭《人物志》
3.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是为雄。英雄者,有九天凌云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怀!英雄者,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值民族出现危难之时,当国家处于非常之际,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效力献智,逐浪弄潮,堪为英雄。人人皆有英雄情结,人人心底皆有当英雄之渴望。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几种人: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坚强刚毅搏激流,屡败屡战不服输。如此之人,方可称真英雄!
——王坚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