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孔子的这几则语录。
2、能说出语录中蕴含的道理。
3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能有辨别地表现自己的诚信。
4、能准确地背诵这些语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孔子的这两则关于诚信的语录并且背会这两则语录。
2、能说出语录中蕴含的道理。
3、能举出古今中外诚信和不诚信的例子。
4、能有辨别地表现自己的诚信。
一、准确翻译下列句子,并且说明这些句子中蕴含的道理。
1、【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2、【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蕴含的道理:
二、区别诚信和诚实。(写出词的意思,并且举例,最后总结区别。)
诚信:
诚实:
【合作探究】
列举古今中外诚信和失信的事例各一,总结诚信的重要性。(举例时一定要突出诚信)
诚信事例:
失信的事例:
诚信是立德之本,诚信是一个人的道德身份证,那么诚信是否无条件,无原则的?
(写出自己的观点,写出依据,最好可以举例)
【反思总结】在家里,你对父母够诚信吗?在学校,你对老师和同学够诚信吗?为什么?
【作业布置】利用你收集的论据,以“诚信”为话题写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孔子的这几则语录。
2、能说出语录中蕴含的道理。
3、能举出古今中外正确对待错误的例子。4、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一、准确翻译下列句子,并且说明这些句子中蕴含的道理。
1、【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2、【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3、【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蕴含的道理:
4、【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5、【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蕴含的道理:
6、【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
7、【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蕴含的道理:
【合作探究】
至少列举一个古今中外正确对待错误的事例。
至少列举一个古今中外正确知与不知的事例。
【反思总结】你是如何对待自己在生活中的错误的,请举一例说明。
你是如何对待学习中的知与不知的?请举一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