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22: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各则语录;
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重点:
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
学习难点:
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二、了解孔子及论语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世界文化名人颁奖词】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三、自学感知
结合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1齐读课文”
2.自学10分钟,疏通文意。
3.学生分则翻译
四、(一)、自选一则,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二)背诵默写《论语》十则(至少三则)
五、《论语》智慧
乐学好学
博大仁慈
安贫乐道 核心“仁”
坦荡胸怀
克己复礼
孝悌之心
“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仁”延伸到朋友是“信” ;“仁”延伸到国家是“忠”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六、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忠心。”
4.飞人博尔特:奥运夺金后送了一只签名的足球给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腿。博尔特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献善款5万美元。这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
5.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艾滋病患者一般人不敢接触,可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了人们的偏见和恐惧,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他们的无助和冰冷。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但是我们可以播洒我们的爱心!
七、布置作业:以“与孔子为邻”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文字(至少包含三个孔子的名言)。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