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6 求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6 求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22: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谏》教学设计
学校: 黄山市徽州区第一中学
教师 班级 学生人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学中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并且,高二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时期,但他们的价值观易受外界影响,因此要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本文语出《贞观政要》,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可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掌握作者创作目的以及本文涉及的政治理念。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古代文化信息。(本课主要学习从报刊、电视、网络这些渠道获取信息)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思考传统思想在今天现实中的利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习惯。2、激发对民族文化经典的自豪感,进而深入研读学习经典。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鉴赏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掌握本文的政治理念。。体会思考传统思想在今天现实中的利弊。
教学难点 1、掌握新闻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学习写作新闻。2、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合作讨论探究法
六、学前准备 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2、布置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导学内容。3、布置学生学习微课视频《求谏》(二)。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 1、微课小结,大屏幕出示词语:求。引领学生重温微课内容,巩固知识。2、提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出处吗?
预设学生行为 教师引导,暗示信息,自由发言、热烈积极。
设计意图 巩固微课所学成果——求谏的结构层次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环节2 教学过程 整体把握
教师活动 1、从明君贤臣典范——唐太宗魏征谈及。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唐太宗是如何求谏的,贞观年间的求谏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3、身为君王的唐太宗为何能够做到虚心纳谏,那是因为他的身上有着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预设学生行为 自由发言,合作讨论探究。借助预习导学,学生应当能够自主完成。必要时,给予学生暗示性信息,联系前文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总结出相关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下一环节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教学环节3教学环节4 教学过程 技法鉴赏
教师活动 提问:1、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2、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3、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提示: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文,给出暗示信息。
预设学生行为 自由发言,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给出提示,引导诱发思维,引导学生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更能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 多维探究
教师活动 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 2、《求谏》中所反映的谏官制度在当今有何积极意义 联系时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预设学生行为 自由发言,合作讨论探究。根据预习布置工作,让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引导,在思考题中引发学生全面思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设计意图 从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相关学习信息,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习惯。
八、结语 1、感谢苛刻挑剔你毛病的人,因为他们以残酷的方式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谢诚恳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真心爱你! 2、思考练习:新时代的你们是如何看待“家国天下”思想。
九、板书设计 《求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善如流,屈己纳谏
居安思危,满怀忧患
爱才重贤,知人善任
宽厚爱民,恭俭节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