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04 21:34:50

文档简介

课题 二单元 审核人 王春凤 使用时间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靳怀明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与运用。(一)、课内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巅( ) 澎湃( )( ) 狂澜( ) 屏障( )( ) 哺育( ) 九曲连环( ) 体魄( ) 滋长( ) 郝叟( )( ) 哽咽( )( ) 喧闹( ) 肃静( ) 懊悔( ) 祈祷( )( ) 惨白( ) 踱步( ) 气氛( ) 惩罚( )( ) 逼狭( ) 崎岖( )( ) 阻抑( ) 炽痛( ) 嗥鸣( ) 谰语( ) 镐头( ) 污秽( ) 斑斓( )( ) 怪诞( )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蚱蜢( )( ) 机杼声( )可汗( )( ) 鞍鞯( )( ) 辔头( ) 燕山( ) 胡骑( )啾啾( ) 朔气传金柝( )( ) 铠甲( ) 红妆( ) 霍霍( ) 云鬓( ) 戎机( ) 阿姊( )(二)、中考习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炽痛(chì)  硬住(gěng) 辔头(pèi)  哺育(bǔ)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g)C、嗥呜(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 D、污秽(huì) 啾啾(jiū)  机杼(zhù)   督学(dū)2、下面书写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A、九曲连环 气势磅礴 高山之颠 浩浩荡荡B、巾帼英雄 从山叠岭 艰难险阻 慷慨激昂C、绝壁断涯 妙趣横生 亦复如是 饥肠辘辘D、家喻户晓 五彩斑斓 一泄万里 不慕名利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气魄pò 浊流zhú 澎湃bài B.哺育fǔ 惩罚chéng 懊悔ào C.屏障píng 嗥呜háo 炽痛chì D.惨白chǎn 污秽suì 镐头g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操炼 怪诞 亘古 蚱蜢 B.班斓 泛滥 崎岖 回环曲折C.屏障 懊悔 雄键 亦复如是 D.狂澜 险峻 坦荡 九曲连环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 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6.默写并填空。(8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2)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名远游路线,书法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 , 。(3)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相似得两句为: , 。(4)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两句诗: , 。二、作者作品 6《黄河颂》选自组诗 。作者 ,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谱曲后风行全国。7《最后一课》。作者 ,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 国现实主义作家。本文写作背景是 。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 》。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9《土地的誓言》选自《 1937—1949 散文》卷一。作者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又名曹京平, 人。 10《木兰诗》选自《 》。作者 ,宋朝人。《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府民歌《 》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三、重点课文复习《木兰诗》(一)积累文言现象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通 译为: 出门看火伴: 通 译为: 2、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 2、度:关山度若飞( )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3、策:策勋十二转(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执策而临之( )《马说》 4、强:赏赐百千强( )余强饮三大白( )《湖心亭看雪》 项为之强( )《童趣》 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出自本文的成语及解释4、特殊句式及例句5、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军书十二卷 从此替爷征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 6、重点词及解释。①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②惟闻女叹息 惟:只。③愿为市鞍马 市:买。 ④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⑤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⑥著我旧时裳 著:穿。⑦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 ⑧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⑨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⑩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对镜帖花黄 帖通 贴 火伴皆惊忙 火通 伙 ,伙伴。7、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二)重点练习重点句子翻译 1、可汗大点兵 2、愿为市鞍马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三)中考链接:阅读《木兰诗》,完成16~20题(选文略)(共23分)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①木兰当户织: 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③旦辞爷娘去: ④策勋十二转: ⑤赏赐百千强: ⑥郭: ⑦帖花黄: ⑧火伴: 17、翻译句子(4分)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单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4分) 19、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20.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代父从军,表现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广大妇女对男卑女尊的抗议。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C.木兰代父从军,反映了广大群众反对战争,向往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D.木兰代父从军,侧面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四、 平行练习 藩(陈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日:“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藩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13.解释加点字词。(3分)尝闲处一室:__________ 而庭宇芜秽:__________何不洒扫以待宾客:______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2)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15.你同意陈藩所说的吗 说说理由。(2分五、反思 教师修订 学生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