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大学之道
——礼记.大学节选
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翻译课文,理解文义。
3、 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4、 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提问:孔子中学的校训是什么吗?是什么意思呢?
“立于礼、成于学、兴于德”
立于礼:自立于学礼,
成于学:人的成功在学习
兴于德:事业的兴盛蓬勃发展在德。
名 牌大学 校 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科学、民主
中山大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 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名 校 校 训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爱国、进步、科学、民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易》、《诗》、《书》、《礼》、《春秋》
《大学》
1、《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礼记》的核心内容就是讲“礼”;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礼,儒家学说中核心部分。
1、自由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 ]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 [shù]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1)听名家范读
(2)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3)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4)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3、补充注释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道:主旨。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
亲民:亲,通“新”,革新、自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音:bó):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4、读懂课文大意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美德,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去旧更新,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事物都有本有末,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5、理清内容结构
大学三纲领:
大 学 宗 旨
1、明明德——弘扬美德
2、新民——使人民去旧更新
3、止于至善——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八条目:
1、格物——探究事物
2、致知——获得知识
3、诚意——意念真诚
4、正心——端正内心
5、修身——修养自身
6、齐家——整治家庭
7、治国——治理国家
8、平天下——天下太平
八 目 关 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 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目的
基础
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1、当前,德庆正在创全国文明县城,你认为《大学》三纲领中哪一条是我们目前最迫切做到的?
2对于我们当代中学生来说,你认为《大学》八条目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3、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我们如何“修身”?
三、总结:
我们发现,《大学》中的这“三纲八目”其实就是古代读书人个人道德修养和人生目标的行动指南。“八目”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希望我们的同学现在都能 “好修其身”,将来能“兼善天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大声、整齐有感情地把课文齐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