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天工开物》两则(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天工开物》两则(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22: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中国古代有很多领先世界的
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品 读 经 典
传 承 文 明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天工开物》两则
宋应星
一、作家、作品
 宋应星 
明代 科学家。
-——————---------
《天工开物》
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130多项技术。被欧洲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名取自《易·系辞》,是用“ ”和“ ”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
巧夺天工
开物成务
“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表达了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一则
把农业冠于全书之首,表现了他重农思想和关注国计民生的可贵精神。
问题研讨一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粒》。“乃粒”谷物的统称。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作者为什么把稻列在第一篇来论述呢?
重农思想、关注国计民生。
二、文本探究
五谷指麻、菽、麦、稷、黍
汲灌
检查预习:(1)生字正音
不粘者
粳米
俟其生芽
水溢
殚述
潦水
zhān
jīng


dān
lǎo
偕早秧

cáng
撒藏
刈初禾

xié
shǔ
(2)释疑解惑,疏通文意。
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不可为酒
俟其生芽
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秧过期老而长结
其再栽秧
幻出旱稻一种
不足尚也
酿造
等待
长出谷粒
变老
第二次
培育
推崇
问题研讨二
全班按照预习的分组安排,组内合作交流,完成相应思考题。
第一小组
第1段:
思考:此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写的?
写稻的种类:
粘性、
功用、
形状、
色泽。
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分类说明法
粳米,是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厌,是我国南方人的主食。
糯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年糕、粽子和元宵也是由糯米制成的。 糯米还可以酿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
假如你是超市导购员,我去超市买米,请向我介绍一下你们的商品。
第2段:
第二小组
此段写了什么内容?
水稻的育种分秧。
湿种
播种
分栽
说明方法:
列数字;流程顺序
你干过农活吗?请结合自身实践,向大家介绍关于播种与插秧的技术或感受。
(1)
(2)
现代插秧与收割技术欣赏
看完后请说一说观后感。
第3段
第三小组
此段主要介绍水稻什么内容?水稻的收获与成熟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内容:
写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
因素:
南北气候 、 稻种特性
水源丰枯、 地势高低
第三小组
请结合与水稻生长有关的因素,谈谈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第4段:
思考:本段介绍了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有哪些特殊品种?
说说你所熟悉的水稻品种。
第四小组
三、小结全文
《稻》中记载了哪些先进的技术 反映了
哪些科学思想
、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分栽;
、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
、早秧失水即死以及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技术
科学思想:
、重农思想,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同时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等,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技术:
四、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报告还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因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关键还要靠科技,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
品读经典,
传承文明;
创新科技,
共享美好未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