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1 古诗三首
看着美丽的春天景色,你想起了哪些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拓展延伸
你会读生字了吗?
融
燕
鸳
鸯
融化 燕子 鸳鸯
róng
绝句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与李白并称“李杜”。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为“诗史”。
主要作品:《春望》《江畔独步寻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绝句
【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fǔ
迟 日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泥 融
这里指泥土湿软。
yuān
yānɡ
鸳 鸯
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燕
yān( )
yàn( )
燕子
燕山
/
/
/
/
/
/
/
/
再读读古诗,想一想诗句中在哪里可以做停顿?
绝句
【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
/
/
/
/
/
/
/
《绝句》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请圈出来。
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泥融
燕子
鸳鸯
课文讲解
沙暖
绝句
【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
/
/
/
/
/
/
/
这些景物你都了解意思吗?快来看看注释。
沙 暖
这里指温暖的沙滩。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诗意:
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结合具体诗句,你能想到具体的春天画面吗?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写出了春天泥沙湿润柔暖的特点。
“飞”“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出了动物们悠闲自在的神态,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绝句
【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
/
/
/
/
/
/
/
你能边读边想象,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吗?
想象画面:
春天来了,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山河无比秀丽。春风拂面,送来了花草的芳香。溪边的泥土湿湿软软,小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呢。春风中,成对的鸳鸯在沙滩上睡懒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了吗?
绝句
【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
/
/
/
/
/
/
/
你会写
融
燕
融化
间隔
燕子
蒸煮
春天来了, 的阳光 着大地,山河无比 。春风 ,送来了花草的 。溪边的泥土 ,小燕子轻盈地 ,忙着 呢。春风中,成对的 在沙滩上 ,一切都是那么 !
结合诗句,同桌合作说一说《绝句》这首古诗描绘的景象。
明媚
普照
秀丽
拂面
芳香
湿湿软软
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
鸳鸯
睡懒觉
美好
,明媚的 着 ,山河 。 ,送来了 的 。溪边的 , 轻盈地 ,忙着 呢。春风中,成对的 在 ,一切
!
四人一组合作说一说《绝句》这首古诗描绘的景象。
阳光
普照
无比秀丽
春风拂面
芳香
泥土湿湿软软
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
鸳鸯
沙滩上睡懒觉
那么美好
大地
春天来了
花草
小燕子
都是
课堂小结
《绝句》中,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的春日景色,句尾从“丽、香”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出了春日的美好,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而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泥融、沙暖”呼应“迟日”,用“飞、睡”描摹燕子与鸳鸯的动作,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宋四家”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huì
chónɡ
lóu
hāo
tún
欲
上
蒌 蒿
芦 芽
一种野生的植物,茎可食。
芦苇的嫩芽。
将要。
逆江而上。
sònɡ
sū shì
正
zhènɡ( )
zhēnɡ( )
正好
正月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
/
/
/
/
/
/
/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课文讲解
/
/
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圈出来。
诗画对照,想一想哪些景物是作者从画中看到的,哪些景物是作者想象的。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景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画里有没有河豚?去诗中找一找。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两枝
点明是早春时节。
鸭先知
为什么小鸭子先知道春天已经到来了呢?
边读边想象,再说一说整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边读边想象,再说一说整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诗意:
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
江岸
江面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满
蒌蒿多。
短
芦苇刚刚发出嫩芽。
诗意:
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我想,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肥美上市的季节。
江边
江中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温暖的春天,给万物都带来了活力。竹林里的竹子翠绿翠绿的,不远处绽开着几枝粉色的桃花。江面上,一群鸭子游来游去,欢快地嬉戏,他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的温暖。岸边,初生的蒌蒿正成片生长,芦苇刚刚抽出嫩芽。我想,这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肥美上市的时节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景象。
温暖的春天, 。竹林里的竹子 的,不远处绽开着 的桃花。 上,一群 , 地嬉戏,他们最先 。 边,初生的 正 , 刚刚 。我想, 的时节啊!
给万物都带来了活力
翠绿翠绿
几枝粉色
江面
鸭子游来游去
欢快
感知到春天江水的温暖
岸
蒌蒿
成片生长
芦苇
抽出嫩芽
这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肥美上市
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景象。
温暖的春天, 。竹林里的竹子 的,不远处绽开着 的桃花。 上,一群 , 地嬉戏,他们最先 。 边,初生的 正 , 刚刚 。我想, 的时节啊!
我会写
惠
崇
豚
优惠
智慧
崇高
淙淙
河豚
啄木鸟
古诗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中,前两句从江岸到江面,写了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面浮游的鸭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暖”字借想象点活画面,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暖意。后两句从江边写到江中,写了江边布满地面的蒌蒿和刚发嫩芽的芦苇,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并由此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而情理中有的事物,使全诗灵动鲜活,已经清新自然,引人遐想,充满情趣。
虚实结合
三衢道中
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诗名的意思吗?
作者简介
曾几(jī) (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同时,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生动,代表作有《茶山集》等。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qú
zēnɡ
jiǎn
却
阴
三衢
小 溪 泛 尽
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再,又。
树荫。
得
dé( )
de( )
心得
写得好
děi( )
得亏
/
/
/
/
再读读古诗,想一想诗句中在哪里可以做停顿?
/
/
/
/
yīn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假如你就是诗人曾几,你是什么时间去三衢道中游玩,具体的出游路线是怎样的,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完成表格。
出游时间时间
出游路线
看到的
听到的
出游心情
梅子黄时
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日日晴、绿阴不减
黄鹂四五声
轻松愉悦
课文讲解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时
江南梅雨季节
却
高涨的游兴
诗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
黄鹂
使山中返途充满了生机和意趣。
诗意:
山路上苍翠的树木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叫,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意趣。
我会写
梅
溪
泛
减
梅花 溪水 广泛 减少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梅子黄透的时候,本是阴雨连绵的,此时却天天都是晴好的天气。我乘坐小船沿着小溪而行,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荫,与我来的时候一样浓密。山间树丛中传来几声黄鹂欢快的鸣叫声,比来时更添了几分幽趣。
明丽美景、愉悦心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衢道中》描绘的景象。
的时候,本是阴雨连绵的,此时却 。我乘坐小船 小溪而行,到了小溪的 , 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 ,与我来的时候 。山间树丛中传来几声 ,比来时更添了 。
以动衬静
梅子黄透
天天都是晴好的天气
沿着
尽头
再改走山路
树荫
一样浓密
黄鹂欢快的鸣叫声
几分幽趣
的时候,本是阴雨连绵的,此时却 。我乘坐小船 小溪而行,到了小溪的 , 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 ,与我来的时候 。山间树丛中传来几声 ,比来时更添了 。
以动衬静
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衢道中》描绘的景象。
《三衢道中》写了春末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却”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既表示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添得”和“四五声”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连一连,帮词语找到合适的解释。
【泥融】
【芦芽】【河豚】
【小溪泛尽】
芦苇的嫩芽。
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这里指泥土湿润。
一种有毒的鱼。
词语拓展。
【含“春风”的词】
春风化雨 春风拂面 春风得意 春风宜人 桃李春风 春风送暖 如沐春风 春风和煦 春风满面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朗读指导:
这三首诗都是写景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朗读这三首诗时,应用舒展、欢畅的语调来读,语气应生动、活泼。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抓住迟日、山江、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进行描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山水秀丽的迷人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诗人通过实写画中的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想象河豚欲上的情景,让画面富有生机,充满情趣。
《三衢道中》是一首记行诗,写出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和感受。诗人通过描写绿阴、黄鹂,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也体现了诗人行走山中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