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8 06: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检测内容:第五、六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军种是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作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建的军种是C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第二炮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A
A.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B.中国成为核大国
C.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世界上最先进的部队
D.人民军队拥有核威慑力,可以随时进行核力量进攻
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目前我国形成军队建设的新格局是C
A.党统一领导、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B.党统一领导、军委主建、战区主建
C.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军委管总、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4.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D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6.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D
A.中美建交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实行改革开放 D.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7.毛泽东明确指示说:“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是脱离群众了。”材料中的“马上组团去”是指D
A.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缓和 D.重返联合国
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B
A.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9.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B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0.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C
―→―→
(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①中美关系不断地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图显示,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进入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大事记
3月13日 英国5月18日 荷兰6月05日 希腊9月29日 日本 10月11日 联邦德国11月16日 卢森堡12月21日 澳大利亚12月22日 新西兰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2.下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B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3.1964年10月的某一天,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生了蘑菇云腾空而起的现象。你认为最有可能是A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天成功
14.“1970年,它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据此判断,该成果是B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中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
15.“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C
A.神舟一号飞船 B.神舟三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六号飞船
16.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是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主要是因为他B
A.是“两弹一星”的功臣 B.“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C.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17.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
18.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住房的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D.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二、非选择题(19题15分,20题18分,21题13分,共4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国大典阅兵中士兵手持的是在战场上缴获的“万国牌”枪械,5周年国庆士兵手持的是从苏联引进的冲锋枪和国产仿制的冲锋枪,50周年国庆士兵手持的枪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60周年国庆士兵手持的枪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材料二 如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武器装备的变化。并指出图二战争的目的。(4分)
由缴获、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使命发生的变化及始终不变的本色分别是什么?(5分)
由革命战争年代的坚持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保家卫国、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不变的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服务的本色。(符合题意其他答案也可)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认识。(6分)
要继续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时代的强军之路;要永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变;要坚持走科技强军之路。
                                                  历史 八年级下(配人教) —113—                                                                                                                        —114— 历史 八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历史 八年级下(配人教) —115—                                                                                                                        —116— 历史 八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20.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信息一:1954年6月,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信息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信息三: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关系终于走向缓和……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突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要建构一个没有饥饿与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向更多的国家和机构施以援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材料二中,结合信息一的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信息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信息三体现了我国哪一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71年。“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台湾问题。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
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坚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重要保障;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钢铁长城 “两弹一星”显神威】
材料一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图一)
材料二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三 见图二。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何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5分)
1964年10月16日。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根据材料二,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什么原则?材料三中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标志性意义?(4分)
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科技强军 倚天神剑显国威】
(3)从图三到图四人民解放军有何巨大变化?我国国防力量的这些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人民解放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说明我国国防建设已走上了一条科技强军之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