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课时 氧气的性质
2023 九年级上学期 沪教版(全国)化学教学课件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1.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可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3)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空气成分巧记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须记清,
莫要当成质量比。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
(1)稀有气体的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②难溶于水;③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稀有气体的用途
①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用作电光源;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⑤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过去人们认为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后来发现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其他物质的事实后,才把它们改称为稀有气体。
氧气的产生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氧气的消耗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燃物的燃烧等作用
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密度
0℃,1.01×105 Pa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氧气的密度稍大于空气
溶解度
氧气不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30mL的氧气
三态变化
固氧
(无) (淡蓝色) (淡蓝色)
氧气
-183℃
液氧
-218.4℃
任务一:填写书32页表2-1
实验现象:
木炭燃烧
空气
氧气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缓慢伸入瓶底
实验步骤:
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现象:
蜡烛燃烧
空气
氧气
①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②瓶壁有水雾出现;
①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②瓶壁有水雾出现;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实验步骤:
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后,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燃烧
空气
氧气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随后将其由上至下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瓶底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的水
思考:
1.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瓶底放置水或者沙子?
防止高温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2.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什么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
火焰无法直接点燃铁丝,需要用火柴梗引燃
硫燃烧
空气
氧气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瓶底加少量的水
硫——淡黄色固体
刺激性气味气体
氧化反应
概念: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如燃烧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
不同点:
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的多少不同
相同点:
都是氧化反应,反应都放出热量
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1)
(2)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而不是变化的实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就不属于现象的范畴了。
(3)描述实验现象时注意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①
②
规律总结:(1)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为“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物)”。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并伴有白烟。
(2)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要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有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原因是空气中氧气浓度小。
(3)燃烧都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因此描述现象时一定要说“放出大量热”这一共有的实验现象。
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用途是由氧气的性质决定的。氧气有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因此氧气的主要用途如下:
1.供给呼吸
如医疗急救、潜水、航空等。
氧气在生活、生产和科研方面应用广泛,是有利的一面,但物质的性质往往具有两面性,氧气也有其有害的一面,如频繁发生的火灾、钢铁制品的锈蚀、食物的氧化变质、塑料制品的老化等都与氧气有关。
2.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焊接和切割金属等。
氧气的用途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酒和醋的酿造
D. 食物的腐烂
B
小试牛刀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C. 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A
小试牛刀
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密度比空气略大
C.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D. 不易溶于水
A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