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8 06: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第十三单元
分子热运动
知识回顾: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既然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问题:
实验:
将如图所示的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实验现象: 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
如果在这两根铅柱的下方悬挂一个重物,能不能把它们拉开呢?
实验现象:
悬挂重物后,两个铅柱仍然没有被拉开。
这是什么原因呢?
知识回顾:
思考:
铅柱结合在一起,会不会跟吸盘实验一样,也是大气压力的作用呢?
吸盘的分析:
F
F
空气
空气
下方吸盘上下表面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气压差,导致下方的吸盘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就被“吸”住了。
p上变小
p下不变
p上小
p下大
问题:
如果想让下方的吸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下来,有什么办法呢?
2.p上不变,p下变小。比如将整个装置放置在真空罩中,然后利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抽出。
1.p下不变,增大p上。如给吸盘之间重新充气。
一起实验吧!
实验中部分实验器材及其相关参数
猜一猜抽气之后,他们两个会谁先分开呢?
一起看看吧。
受力面积大质量小的吸盘?
受力面积小质量大的铅柱?
实验现象:
随着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变少,气压降低,两个吸盘会分离,但是两个铅柱仍然结合在一起。
计算大气压力数值
若大气压取标准大气压105pa,铅柱的横截面积为环形,如图所示。其中大圆半径R=7mm,小圆半径r=4mm,
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公式S=πR2 –πr2计算
选择下方的铅柱作为研究对象。
假设两块铅柱能够完全接触,受力面积就是铅柱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S =πR 2 –πr2
=3.14x49mm2-3.14x16mm2
=103.62mm2=1.0362x10-8m2
约为1.04x10-8m2
实际情况是无法做到受力面积即为横截面积的,如右图所示。
代入数据计算:
我们这样算出的受力面积为最大值。
根据公式 Fmax=pS max可以得到铅柱所受大气压力的最大值
Fmax = pSmax = 105 Pax1.04x10-8m2=10.4N
利用此大气压力数值,计算出的能够吊起的物体质量最大值:
若大气压p=105 Pa,受力面积取最大值Smax=1.04x10-8m2
根据计算可以判断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吊起的物体质量的最大值约为1061g。
但是,实验中的重物质量为6493g,
要远大于1061g,而且还没有包括铅柱
本身的质量(85g)。若物体只受到大
气压力,不可能提起实验中质量如此大的物体。
因为两个铅柱的接触面上方的分子与下方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两个铅柱才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把这个引力叫做分子引力。
原因:
实际上,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接触面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知识点一: 分子间存在引力。
所有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引力,正是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也因此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既然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问题:
分子间存在引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
分子之间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注意: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很短,而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从分子力认识物体——固体
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合力为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合力为引力)
液体 气体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距离大于10-9m),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如同气体的分子。
从分子力认识物体——气体
固体 液体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从分子力认识物体——液体
与固体对比
固体 气体
本节课学了什么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