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杜鹃圆舞曲》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6-04 22: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杜鹃圆舞曲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 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2这节课的内容以及知识、技能在音乐一年级第二册一单元——“春天”为主题的第一首重点欣赏曲的位置,通过聆听欣赏杜鹃鸟在大自然中、在森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来畅想春天、体味春意、感受春的气息。
学情分析:
1作为这次课是给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2课标确定本学段学生应能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忽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按照省级课题“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的实验要求,在欣赏课《杜鹃圆舞曲》这节课教学中,运用了现代农远教育研究“模式一”的教学。在这一教学尝试中,本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学光盘资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首先我熟悉光盘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明确每个环节的目标要求,确立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区分乐曲的其他段落;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培养三拍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验乐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光盘里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盘里和盘外的师师、生生、师生的高效互动,力求取得良好的实验和教学效果。根据光盘教学内容和环节,本节教学设想如下:
一、律动进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的特点,了解圆舞曲。
二、在听赏乐曲《杜鹃圆舞曲》时,我直接借助光盘进行教学,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初听乐曲:听到三声什么样的叫声?为乐曲揭题。第二环节,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光盘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并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乐曲。让学生自己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环节,分段欣赏时,,我充分利用光盘有效解决本课的难点。第四环节,在学习三拍子舞步这一环节,光盘里的教学简单明了又有美感,学生和老师都学得轻松又愉快,本人利用光盘教学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指导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三拍子舞步,培养三拍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在光盘资源运用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快进操作和菜单节选操作,以达到里外学生同时互动的目的;在学生有能力回答的情况下就采用快进操作,如果不会回答或回答不完整就借用光盘资源教学。
在这节课教学中,本人主要是利用光盘的课堂教学资源,依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既减轻了教师备课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和减少备课的时间,又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