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9. 古诗三首
春 节
元 宵 节
端 午 节
中 秋 节
元 日
清 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一读古诗,想一想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三个节日?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tú sū
tóng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去理解。
tú sū
tóng
过年的时候,我们这里要看春晚、吃年夜饭、拿压岁钱,宋朝人又是怎样过年的呢?
借助停顿符号,把这首七言绝句读通顺,注意停顿时要音断气连。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再读一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诗中写了过年的哪些情景?
tú sū
tóng
宋朝开始出现用火药制成的爆竹,春节燃放爆竹可以增添喜庆气氛,传说还可以赶跑一个叫“年”的怪兽呢!
屠苏是一种酒,传说是名义华佗第一个酿制出来的,古时候,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大年初一就取出来,全家老小一起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预防瘟疫。
一年过去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不怕冷,一大早就起床来到院子里点燃爆竹。“砰啪”——随着一声声巨响,小孩子都用手捂住了耳朵。啊!一年过去了。
你也能这样边读边想象喝屠苏、换桃符是怎样的情景吗?说说看。
和暖的春风徐徐吹来,红红的太阳也升起来给人们送来了光明,多么温暖的大年初一呀!大人忙着从井里吊起屠苏酒,全家老小都到齐,面向东方,按年龄大小围坐在桌旁,一边喝屠苏酒,一边互相祝福:“新年好!新年好!”这一天,家长还带着孩子们摘下旧桃符,换上添有门神的新桃符。
屠苏酒
瞳瞳日
新桃换旧符
看着红艳艳的春联,听着四处洋溢的欢声笑语,你的心情会如何呢?
快乐
开心
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已经是宰相了,他在新年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大年初一,看到如此喜庆的情景,他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请你再读一读古诗,体会宰相诗人的快乐。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大人小孩都不怕冷,一大早就起床来到院子里 。“砰啪”——随着一声声巨响,小孩子都用手捂住了耳朵。啊! 。
和暖的 徐徐吹来, 给人们送来了光明,多么 的 呀!大人忙着从井里吊起 ,全家老小都到齐,面向东方,按年龄大小围坐在桌旁,一边喝 ,一边互相祝福:“新年好!新年好!”这一天,家长还带着孩子们
摘下 , 添有门神的 。
正月初一
点燃爆竹
一年过去了
春风
红红的太阳也升起来
温暖
大年初一
屠苏酒
屠苏酒
旧桃符
换上
新桃符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大人小孩都不怕冷,一大早就起床来到院子里 。“砰啪”——随着一声声巨响,小孩子都用手捂住了耳朵。啊! 。
和暖的 徐徐吹来, 给人们送来了光明,多么 的 呀!大人忙着从井里吊起 ,全家老小都到齐,面向东方,按年龄大小围坐在桌旁,一边喝 ,一边互相祝福:“新年好!新年好!”这一天,家长还带着孩子们
摘下 , 添有门神的 。
《清明》小故事
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借助停顿符号,再读读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一起走进杜牧的这场“清明雨”: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几分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他有礼貌地向放牛娃询问哪里有酒馆,孩子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王安石写《元日》时,心情十分舒畅,杜牧写《清明》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再读读古诗,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描述。
断魂,形容心情十分哀伤,好像失去了魂魄一样。
杜牧的《清明》被誉为“清明诗”的千古绝唱。诗人只用了28个字就写清楚了清明节人们的哀思,尤其是这纷纷扬扬、连绵不断的雨,似乎让本来悲伤的人更加悲伤,这样的景、这样的情,交融在一起,分外愁人。
请带着这份哀伤,背一背这首诗。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杜牧家在长安,却常年在外做官。有一年 节那天,他正好外出,不巧遇到了 。杜牧心想:这清明节本该跟家人 、 ,现在却独自奔波在迷蒙的烟雨中。想起 ,这叫人如何受得了呢?于是,杜牧寻思,不如先去找家 、 ,也好 心里的 。正想着,从树林边转出一头牛来,那牛背上坐着一个小孩。杜牧连忙走上前去 ,
那 把手 ,只见前面一片雨雾朦胧中,隐隐约约有个被 。有村庄就有酒馆,就在酒馆里,杜牧喝着酒,情不自禁地写下《 》这首诗。
清明
连绵不断的雨
结伴踏青
祭祖扫墓
去世的亲人
酒馆
喝杯酒
避避雨
减轻
哀伤
问路
放牛的孩子
一指
杏花环抱的村庄
清明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杜牧家在长安,却常年在外做官。有一年 节那天,他正好外出,不巧遇到了 。杜牧心想:这清明节本该跟家人 、 ,现在却独自奔波在迷蒙的烟雨中。想起 ,这叫人如何受得了呢?于是,杜牧寻思,不如先去找家 、 ,也好 心里的 。正想着,从树林边转出一头牛来,那牛背上坐着一个小孩。杜牧连忙走上前去 ,
那 把手 ,只见前面一片雨雾朦胧中,隐隐约约有个被 。有村庄就有酒馆,就在酒馆里,杜牧喝着酒,情不自禁地写下《 》这首诗。
今日口头复述作业1
读一读17岁的王维写下的有关重阳节的诗。想一想,“忆”是什么意思?
忆:想念。
异:另外的,别的。
借助停顿符号,再读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问问身边的同学。
异乡:他乡。
异客:漂流他乡的人。
借助停顿符号,再读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问问身边的同学。
巳时
自己
已经
sì
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倍”的意思。
倍:加倍,更加。说明作者平时也思念亲人,到了重阳节,更加思念亲人。
你会借助注释,或上网搜集茱萸的资料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非常有名的思乡诗,前两句写自己思念亲人,后两句想象兄弟们登高时,遍插茱萸少一人。
?
少一人:少了王维。
表达出作者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和遗憾。
王维15岁时就离开家乡,他翻山越岭,从华山东面的蒲州,来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求学,那时候交通、通讯都很不方便,王维在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情景呢?请你想一想。
重阳节习俗:
登高
插茱萸
喝菊花酒
吃重阳糕
赏菊花
家人团聚
现在你就是王维,请你以“时间过得真快,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为开头,说一说诗中写到的情景。
时间过得真快,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平时我独自一人漂流他乡,是外来的客人,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地想到兄弟们都佩戴着茱萸,登上高处,却发现少了我一个人,他们该有多么遗憾啊!
重阳节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时间过得真快,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平时我独自一人 ,是 ,无法与家人 。每逢 ,就 远方的亲人。远远地想到兄弟们都 , ,却发现 ,他们该有多么 啊!
漂流他乡
外来的客人
团聚
重阳佳节
更加思念
佩戴着茱萸
登上高处
少了我一个人
遗憾
你能根据提示背一背吗?
时间过得真快,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平时我独自一人 ,是 ,无法与家人 。每逢 ,就 远方的亲人。远远地想到兄弟们都 , ,却发现 ,他们该有多么 啊!
今日口头复述作业2
左窄右宽 左右穿插
我会默:
爆竹 桃符 含苞欲放 惊魂未定 酒家
何处 牧童 独自 大同小异 相逢 插花
行人 多少
hún
jiǔ
chù
mù
xiāng
xíng
处理
chǔ
相声
xiàng
一目十行
háng
shǎo
少年
shào
我会写:
旧
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独
异
佳
我会写:
拟一条通知,情况为:
大队部通知中队长布置庆“六一”。
当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时,我们应该根据情况,合理补上。
署名
地点: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办公室
通知对象:各班中队长
事情:布置庆“六一”的工作。
根据事情,可推测出通知会议的时间和写通知的时间都要在6月1日之前。
我会写:
拟一条通知,情况为:
大队部通知中队长布置庆“六一”。
通知
5月31日下午2:20,请各班中队长集中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办公室开会,布置庆“六一”的工作。请按时到会,谢谢。
少先队大队部
5月30日
参加会议的人
开会的时间
开会的地点
事情
署名 写通知的人或单位部门
署名 写通知的时间早于通知开会时间
《古诗三首》作业单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习俗(除去诗中已描写的习俗)
资料来源
综合性实践活动
1.除了表格的记录方式,还可以有哪些成果记录方式呢?
2.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3.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找到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小组。
4.制订学习计划,讨论成果呈现方式。
例如:
“中秋节”学习计划
研究内容 节日古诗 节日习俗 节日故事 节日歌曲 月饼包装盒 ……
获取途径 图书馆查找书籍 询问长辈 上网查询 上网查询 实践收集
记录方式 手抄报 表格记录 手抄报 拍摄唱歌视频 手绘记录
其他描写节日的古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乡间小道
天气:雨纷纷 人物:杜牧、牧童、行人
《清明》诗剧:
旁白: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忧郁愁苦,失魂落魄地走着。
杜牧(冒着雨站在乡间小道上,望着匆匆路过的行人):这雨绵绵地下着,我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般,湿冷惆怅!真想喝杯暖酒啊!可是此地哪里有酒家呢?(四处探寻状)
牧童(骑着牛,赶着鞭子):小牛,快走,快走!
杜牧(走上前,打躬作揖):小哥,你可知道这附近哪儿有酒馆?
牧童微微一笑,指向前方。
杜牧(顺手而望):酒家在那片杏花烂漫之处吗?
牧童(笑):那边是这里最有名的杏花村,那里的酒一定会让您唇齿留香!
杜牧(打躬作揖):多谢!
杜牧朝着杏花村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