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新闻短评写作
1. 了解新闻短评的内涵、特点和写作要求和技巧;
2. 提高认识能力,学习写作新闻短评。
教学目标
新闻评论:对新闻发表的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或现象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
【内涵】
新闻短评:篇幅短小的新闻评 论,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
【特点】
形式短小精悍
内容鲜明独到
语言精练深刻
处罚之爱
报载,一位杭州的小伙子,开车途经某交通岗亭,发现值勤的是一位漂亮女交警,怦然心动。之后他就经常在此路口故意变更车道,满心欢喜地等她来处罚。三个月下来,小伙子领了近十张罚单之后,也赢得了女警花的芳心。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用故意违章来曲线求爱并非上策,不过浪漫总是爱情最好的通行证,无往而不胜。“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弹着琴瑟向姑娘求爱只是“小儿科”。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的爱慕构思成一部小说向自己的心仪对象求爱,那是真正的“大手笔”。
如今,据说有人成立了“求爱策划工作室”之类,复制的各种喜剧想来会越来越浪漫刺激。不过,求爱这种事情,人人都是天才的策划家。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1、提取要素,概述事实。
【写作要求与技巧】
① 提取材料六要素,抽出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
②“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③概述事实要简短鲜明,不能有废话和曲折。
【写作要求与技巧】
2、选取角度,提出观点。
①角度: 正肯、反否、正反结合
②观点: 正确,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符合社会的价值倾向。
【写作要求与技巧】
3、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①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
② 可采用因果、假设、比喻、类比、正反
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
③ 可推究原因、分析危害、揭示本质意义,
可呼吁鼓励、称赞歌颂或劝告警戒,还可提出建议。
④ 融情于理,有说服力。
【写作要求与技巧】
4、注意格式,表达简练
①结构
总—分
总—分—总
②思路
叙— 评—析
叙 — 评— 析 — 结
【写作要求与技巧】
①提取要素,概述事实。
②选取角度,提出观点。
③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④注意格式,表达简练。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沪上某中学在开学前推出一项新规:将手机请出校园。但此举引起不少争议。
材料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建议“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引发广泛争论,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力挺这一建议的,也有代表和委员持反对意见。
阅读下面新闻,写 一则百字左右的短评。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了解外界动态,方便交流沟通,缓解压力。(观点)①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而通过手机来了解外界动态是一个较为便捷的方法。②另外不少同学都是寄宿生,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便成了学生与家长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③再有学生学业负担重,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也是一种不错的减压工具。(分析)因此我赞成手机进校园。(结论)
我看手机进校园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危害猛于虎 。(观点)①首先手机辐射较大,很多学生喜欢随身携带,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②再有学生利用上课时间或就寝时间玩游戏、发信息,将分散精力,影响学习;③另外手机短信让学生在考试时的“小动作”科技化了,代替了“传纸条”,造成了学业质量的下降和价值观的迷失;④最后手机的使用会造成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增加家庭负担。(分析)因此我不主张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手机。(结论)
应将手机请出校园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文后的题目
重庆晚报1月19日报道 近来,丰都县城的人们纷纷议论着这样一件事:位于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在全校的家长会上,当着1200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意在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请就上述新闻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议论有针对性,100字左右。
全校家长会上校长下跪为母亲洗脚
让孩子学会感恩
我为校长当众给母亲洗脚鼓掌。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生动的教育方式,身教胜过言传,我想它比单纯的道德说教,要强一百倍。而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德育,要么将其忽略,要么流于形式,而现在校长当众给母亲洗脚,让孩子学会感恩,这样做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这正是为人师表的真正体现,值得肯定。
校长作秀为哪般?
这是在作秀。为母亲当众下跪洗脚给人以沽名钓誉之感,除了赚取眼球炒作自己和学校外,指望用一场为母亲洗脚的表演唤起感恩的心,似乎太简单了。另外,郑校长在考虑培养孩子感恩心的时候,想到过母亲的感受吗?寒风中,让母亲要众目睽睽下坐着洗脚,当心让老人伤了身体又伤了心。
行为可取 方式可改
用不经意间发现洗脚的方式会更好。“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通过自己诚心去感染身边人的行为非常真诚,值得肯定。但种这方式更适合情感比较单一的小学生。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有自己一定的思想和见解。试想,如果校长的同事将部分感恩情感相对缺乏的学生,不经意地带到校长,发现如此感人一幕,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
【建议】
为更快更好适应“评说”写法,考生宜多阅读新闻短论、杂文、普通议论文等,更好地发挥阅读对写作的引导作用。另外,应更关注时事及自身群体实际,以积极参与的心态“开放且探究”地大胆言说。
作业: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篇新闻短评
《南方都市报》9月24日报道:昨日下午,禅城实验高中对学生仪容展开检查,其中一项内容便是发型。当天整个学校有过百名女生因头发太长被“强制放假剪头发”。大多数学生都老老实实地修剪了头发。但有32名女生却拒绝剪头发,最终,她们被校方作“停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