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楚军人黄马瘦,战斗力大丧
D
不仅粮草用光,数万
生灵还将成尸骨
以高价收购鹿,楚国人
就会为猎捕鹿而奔忙,放弃粮食生产,到时再攻打楚国,内外交困的楚国自然会投降
把鹿价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集合军队开往楚境
①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国家长久的生计。②粮食富足和劳动力充足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
容易。
辞别。
留在身体里的那一截箭该如何处理
提示:围绕治标不治本来说即可。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买鹿制楚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
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不能统一。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
国。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一则我们得把
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数万生灵将成尸骨。”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
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一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比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有。但人们只
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
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
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此事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
卫懿公好鹤而亡了国,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
们好坐得天下。
二、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锯箭竿
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竿,即索谢①辞
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
一选自《笑林广记》
注释
①谢:这里指诊疗费用。
1.请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易事耳(
(2)即索谢辞去(
2.“此是内科的事”一句中“此”指的是:
3.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锯箭竿”这样的事。请你举一个例子。(共8张PPT)
吾
矛盾
誉
C
坚固。
锐利。
不。
不。
有的人。
有的人。
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破它。
日之盛
百物莫能比也
坚,物莫能陷
利,于物无不陷
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
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物莫能陷也
于物无不陷也
怎么可能?这人
真能吹牛,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哎呀,这下尴尬了,
该怎么回答呢?
自相矛盾
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物莫能陷
于物无不陷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略
(答案略)
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三、根据提示,理解加点的字。
1.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相对应:
(1)吾盾之坚
(2)吾矛之利
2.古代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
(1)其人弗能应也
(2)物莫能陷也
3.古今意思不同(写出古义):
(1)或曰
(2)无不陷之矛
四、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这句话的意思是:
2.我会仿写。
例1:牡丹之艳,百花莫能比也。
例2:豹之速,百兽莫能及也。
五、梳理课文内容,摘取关键词句填一填。
起因(楚人卖盾与矛)
经过(围观者问)
结果
誉盾:
誉矛: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明白了
的道理。
六、读课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而立。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文章可以分为叙事和说理两个部分,请用“//”划分开。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情景小故事。
吾盾之坚,
围观者心生疑惑
围观者心想:
吾矛之利,
楚人
楚人无言以对
楚人心想:
何如?
围观者
4.我发现楚人的话语
。楚人可笑的原因是:
5.揣摩围观者的思维过程:这个人既说他的盾“
”,又说他的矛“
”,那么就
要求他“
”,看他怎么回答。(用原文语句填空)
6.生活中还有类似楚人自相矛盾这样可笑的人和事吗?请举例说一说。
七、能力提升
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不同地方分开卖
我想到的方法是:
不同时间分开卖
买一送一
矛盾组合卖
拿别人的矛(盾)与
自己的矛(盾)比较
或现场演示
推销方法(共8张PPT)
D
放肆
撕咬
帽子
桅杆
海鸥
瞄准
搜
艘
纽
扭
钮
钩
钓
舱
苍
仓
笑得更欢了
笑得很开心
哭笑不得
腿发起抖来
D
C
A
B
推波助澜
越来越放肆
一步步走上绝境
风平浪静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自己手里有枪
让孩子跳入
海里
孩子得救了
孩子获救只用了四十秒钟
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
甲板上且自己手里有枪
水手只需要跳到海里救人
船长是一个沉着、机智、果断的人。
(答案略)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吓唬(hǔ)
B.龇牙(z)
C.咧嘴(iě)
D.模仿(mú)
二、看拼音,写词语。
1.猴子fàngsi(
)地siyǎo(
)着孩子的màozi(
),还爬上了wei gan(
)。
2.船长用打hai ou(
)的枪miao zhun(
)孩子,逼迫他跳水,才让孩子脱险了。
三、选字组词。
【艘
搜】
)索
一(
)军舰
【扭纽钮】
)带
(
)打
电()
【钩钓】
(
)住
(
)饵
【仓苍舱】
船(
)茫
()库
四、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理清课文脉络,补全下面的导图。
水手们
哈哈大笑
大笑起来
有人吓得大叫
水手拿猴子取乐
猴子抢帽子
猴子撕帽子更凶
孩子追到桅杆
孩子跳水
顶端的横木上
孩子
气得脸都红了
2.抓住描写孩子心理变化的关键词句,理清孩子的心理变化。(填序号)
“哭笑不得”(
)一“气得脸都红了”(
)一“气极了”(
)一“发起抖来”
A.恼怒
B.愤怒
C.害怕
D.尴尬
3.联系课文,说说水手们的“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
水手们的“笑”起到了
的作用。正是水手们一次又一次的大笑,使
得猴子
,孩子
五、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
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
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
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全文,请你分析船长的思维过程。
遇到问题
当时条件
适宜对策
问题解决
儿子处于险境
之中
③(共6张PPT)
C
三
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拒绝塑料制品,保护生态环境。
略
好。
停。
命令。
驱赶。
史思明的马见到母马后,全部浮水渡过了黄河,全都被驱赶进入城中。
将马驹留在城内
把母马放出去
【材料三】
自2021年1月1日起,直辖市、省会城
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
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
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
自2021年1月1日起,地级以上城市
会活动禁止使用:
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
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禁止使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
塑料餐具
暂不禁止:
连卷袋
保鲜袋
垃圾袋
BBHEEEENNNHHHHB835311*
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餐饮行业
禁止使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暂不禁止:
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上
自带的塑料吸管
*g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材料一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在材料中画出来。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可知,下面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塑料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B.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中国在2008年6月开始施行“限塑令”。
C.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没有什么作用。
3.如果要了解目前我国最新禁止使用的塑料制品,我会阅读材料
,我了解到被禁止使用的
物品有:
4.五(1)班将在本周末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宣传“拒绝塑料制品”的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2)活动中,你要即兴发言,请你快速打个腹稿,并写下来。(共5张PPT)
坚固
应答
道路
返回
重复
守候
双音节词
加点字
因为妈妈非常想念宝宝。
略
因为相对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几千年是一个很短的时间。
略
我们
映入
充实
充满
魄力
魅力
十分
极了
而立
花甲
女子年满
十五岁
男子二十
岁左右
人三
十岁
人四
十岁
人六
十岁
人七
十岁
人一
百岁
十五岁
四十岁
七十岁
一、先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再把发现补充完整。
吾盾之坚(
弗能应(
道旁李(
溺而不返(
冀复得免(
守株待兔(
我发现:
(1)这几组词语都是用一个
来解释加点的单音节词的。
(2)词语释义中都包含
二、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并回答问题。
1.离开才一天,妈妈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见到宝宝,就把宝宝抱在怀里。
(1)妈妈为什么会觉得时间太长了?
(2)仿写。(学会把短时间写长)
爸爸出差了,我非常想念他,虽然他只离开了三天,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
了又去了。
(1)为什么说几千年一转眼就过去了?
(2)仿写。(学会把长时间写短)
上小学五年了,这五年的快乐时光,(共7张PPT)
A
拳头
赢得
策略
引荐
胸
摩
擦
跃
跃
勃
勃
遥
遥
谋
策
胸有成竹
跃跃欲试
双方的马脚力差不多,而
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如果上等马对上等马,
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
等马,就不一定能保证获胜。
输
赢
赢
赢
遇到问题要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点儿都不着急
微微一笑
满意地笑了
孙膑的计策肯定没有问题,这场输了,下面两场稳赢。
不同意。赛马获胜不仅因为孙膑足智多谋,还因为田忌对孙膑的赏识、信任,所以不能说“与田忌没有关系”。
草船借箭
围魏救赵
空城计
孙膑
齐威王的关注,并在田忌的引荐下,成了
齐国的军师。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孙膑(bing)
B.引荐(jiàn)
C.计策(ce)
D.田忌(j)
二、看拼音,写词语。
1.公同的quan tou(
)产品进一步ying dé(
)了市场。
2.哥哥办事有ceue(
),所以被yin jian(
)到上级部门。
三、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有成竹
(
)拳()掌
()(
)欲试
兴致(
)()
()(
)领先
出(
)划(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作好一切准备,才能(
),稳操胜券。
2.全国田径冠军赛开赛在即,众多名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连一连。
孙膑看了几场赛马比赛后发
孙膑的对策(连一连)
现: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孙膑想到:
下等马
下等马
赛马的结果
我的启发:
第一场:田忌(
第二场:田忌(
第三场:田忌(
最终结果:田忌(
2.联系上下文,猜猜田忌输了第一场比赛后,心里可能会怎么想,请写一写。
3.有人说赛马获胜,全都是孙膑的功劳,与田忌没有关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联系全文说说你
的理由。
4.历史上像“田忌赛马”这样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再写出几个吗?
田忌赛马
运用谋略取得胜利凶
六、能力提升《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中,谁是真正的赢家?他赢得了什么?
齐威王
田忌
孙膑
我认为最大的赢家是
,他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