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寒食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寒食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8 14: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自然风景,记录社会风貌,抒发胸中之情。每到传统节日,诗人们的诗情显得更加蓬勃汹涌,自古以来,就留下许多与节日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你知道哪些与节日有关的诗篇呢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寒食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
寒食节介绍
作者简介
韩翃,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
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1.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词的准确;
2.小组内推荐同学朗读古诗,比一比,谁读的更有感情;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sàn

注意停顿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的京城长安没有一个地方不飞花,寒食节这一天东风吹拂着皇宫中的柳树,柳枝随风轻摇。到了傍晚皇宫里开始分传端处,轻烟飞散到五侯家。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寒食节当天禁止生火,皇上特赦宫中挨门挨户传赐烛火以照明,以示皇帝的恩宠与皇宫的特权。
五侯:泛指唐代的豪门贵族。
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的景色奇特迷人。城中处处可见花絮随风飘舞,皇宫中柳树的柳枝也在风中轻轻摆动。到了傍晚皇宫中挨门挨户传赐烛火,豪门贵族也得到赏赐,家中也因此飘出缕缕轻烟。
细读品味,入情入境
诗人描写了寒食节长安城内早晚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千景万象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两种景象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中写到的花其实是柳树果实中的种子,因为种子带着白毛,成熟时能随风飞舞,所以也叫杨花。
鹅绒数点,
似雪帘栊,
朦胧轻落玉楼。
雪景虽然美妙但因为是寒冬,万物失去了生机,而像雪一样的杨花是在暮春时节飞扬,此时大地生机勃勃。这是奇妙的景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从景物的颜色中感受到奇妙。大雪纷飞的时候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而杨花飞舞的时候世界早已是花红柳绿了,各种颜色的衬托下,杨花的白就不是那么单调,这种颜色的搭配非常奇妙。
寒食节人们出外游玩,长安城内一定热闹非凡,但诗人仍把目光停留在景物上,这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目睹寒食节白天长安城美妙的景色,选择了两个典型的景象表达了对春景的喜爱。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从“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中的“传”字中仿佛看到了皇宫中的宫女和侍卫分传蜡烛的繁忙景象;从“日暮”中感受到的是天黑了,一-切景色都变得模模糊糊,但是皇宫和一些贵族家却可以看到夺目的灯火,这些灯火在一片昏黑的长安城中显得格外罐眼;结合了前面两句思考,傍晚的时候漫天飞舞的杨花和从皇宫、贵族家中飘出的轻烟混合在一起,非常奇妙。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多元解读,鉴赏古诗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上述表达的意思是,韩翃用这首诗表达了对皇恩沿荡的歌颂,因此受到皇帝的重用。皇帝又是怎么读出了诗人对他的赞美的呢
从前面两句中读出来,皇上可能这样理解一、二行街: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给人们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来自皇宫,来自皇帝,这就是皇恩浩荡;“轻烟散入五侯家”直接写出了皇恩浩荡。
韩翃真的是出于这种考虑写成了这首诗,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赞美
小结学法,适当拓展
像《寒食》这样对诗人的感情在理解上有争议的诗歌还有不少,在诵读这些古诗时,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细细品味诗句语言,就能够渐渐贴近诗人内心,与诗人的情感共振。对于不同的体会,只要有理有据,我们都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板书设计
讽刺
一般风光: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
特殊情景:日暮 蜡烛 轻烟 五侯
寒食
韩翃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