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精炼】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点精选精练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
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
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
2.下列几种船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A.独木舟
B.摇橹木船
C.明代宝船
3.小明抓了几只蚯蚓,准备继续研究。你觉得他应该为蚯蚓创设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 )
A.在盒子里放上干燥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阳台上
B.在盒子里放上湿润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阳台上
C.在盒子里放上湿润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阴暗的角落里
4.大雁每年都要迁徙,导致大雁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的多少 B.温度的变化 C.空气的质量
5.叶面上有一些蚜虫,你觉得生态农场的工作人员会如何处理?( )
A.用毒性很高的农药喷洒,把蚜虫全部杀死
B.用除草剂,把有蚜虫的植株全部杀死
C.如果蚜虫数量不是很多,就不用特意处理
6.下列不属于用金属材料造船的优点的是( )。
A.船体坚固
B.载重量更大
C.更轻便
7.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但生长需要。
A.水 B.空气 C.阳光
8.手工造纸步骤的顺序是( )。
A.捣碎—浸泡—搅拌—抄纸—晾干
B.浸泡—搅拌—捣碎—抄纸—晾干
C.浸泡—捣碎—搅拌—抄纸—晾干
9.下列动物的行为,( )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A.老马识途 B.螳螂捕蝉 C.青蛙冬眠
10.植物的( )会进行光合作用。
A.根 B.茎 C.叶
二、填空题
11.________垃圾也要单独收集,不能随便丢弃,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12.水污染可以相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三大类。
1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属于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
A.地震
B.冬天天气寒冷
C.水污染
15.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
16.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和土壤中的____________,制造出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7.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白气,水温持续上升。( )
18.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
19.古代的船都是用木头制造的,现代的船都是用钢铁制造的。( )
20.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
21.万吨巨轮就是说轮船的质量有1万吨。( )
四、简答题
22.将木屑倒入烧杯的水中,对烧杯进行加热,试描述木屑的运动状态。
23.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动物的哪些行为是适应这一季节变化的?请你至少写出两个例子。
五、实验题
24.为了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发芽的影响,某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用颗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垫有湿纸巾的盘子中;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盘子上做上记号,再将这3个盘子分别放在4℃、25℃、4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每个盘子中发芽的菜豆种子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本实验中,除温度这个条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2)实验中垫湿纸巾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材料太过浪费了,每组只需要放1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推测__________盘中的菜豆种子发芽最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另外一个小组用其他植物的种子来做上述实验,发现在4℃的盘子中发芽的数量明显更多,则可以推测这种植物种子发芽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
实验:状状想研究船的稳定性,于是查阅资料并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 (底面积:8厘米×8厘米)
乙 (底面积:8厘米×8厘米)
25.以上两幅图研究的是( )对铝箔船稳定性的影响。
A.船的底面积大小 B.船舷的高度 C.船的内部结构
26.在这个实验中必须要保证相同的条件是( )。
A.弹珠的颜色 B.船的底面积大小 C.船舱的数量
27.此次实验采用的是( )。
A.对比实验 B.观察实验 C.模拟实验
28.这个实验中更加稳定不易侧翻是( )(填 “甲”或“乙”)船。
29.该实验中影响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船的质量更大 B.船的体积更大 C.船舱内货物摆放更均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等)。A选项只有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B选项只有非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C选项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能构成农场生态系统。
2.C
【解析】
【详解】
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能力很小。摇橹木船的动力来源是人,用木头制造装载的货物也不是很大。明代宝船与独木舟和摇橹木船相比,明代宝船的载重量最大,所以C符合题意。
3.C
【解析】
【详解】
不同的生物适宜不同的生活环境。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他应该为蚯蚓创设的环境是在盒子里放上湿润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阴暗的角落里。
4.B
【解析】
【详解】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大雁每年都要迁徙,导致大雁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冬天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所以迁徙过冬。
5.C
【解析】
【详解】
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叶面上有一些蚜虫,如果蚜虫数量不是很多,就不用特意处理,否则会破坏食物链。
6.C
【解析】
【详解】
用金属材料造船的优点的是船体坚固、载重量更大和成本较低,金属材料不会轻便,所以C符合题意。
7.C
【解析】
【详解】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8.C
【解析】
【详解】
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纸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载体。造纸的原料主要是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手工造纸的顺序是浸泡、捣碎、搅拌、抄纸、晾干。为了保护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9.C
【解析】
【详解】
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青蛙通过冬眠过冬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10.C
【解析】
【详解】
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11.医疗垃圾
【解析】
【详解】
医疗垃圾也要单独收集,不能随便丢弃,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医疗垃圾具有一次性使用的严格要求,因此应该进行专门的回收处理。
12. 物理性 生物性
【解析】
【详解】
水污染可以相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13.食物链
【解析】
【详解】
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14. A C
【解析】
【详解】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属于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水污染。
15. 大气污染 物种灭绝
【解析】
【详解】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16. 光照 二氧化碳 水 养料 氧气
【解析】
【详解】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生产“食物”的过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7.×
【解析】
【详解】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会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产生热气,水温不变。
18.√
【解析】
【详解】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9.×
【解析】
【详解】
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现代的船不都是用钢铁制造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0.√
【解析】
【详解】
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多种资源枯竭等。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1.×
【解析】
【详解】
超过一万吨的排水量就可以称“万吨级”。万吨巨轮说轮船的载重量超过1万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2.烧杯底部的水受热上升时会带动少量的木屑一起上升,烧杯其余部位的冷水会下降填补空间,又把上升的木屑带下来。随着水温的升高,冷、热水交换的速度加快了,带动着大量的木屑不停地,上升、下降。
【解析】
【分析】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详解】
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将木屑倒入烧杯的水中,对烧杯进行加热,烧杯底部的水受热上升时会带动少量的木屑一起上升,烧杯其余部位的冷水会下降填补空间,又把上升的木屑带下来。随着水温的升高,冷、热水交换的速度加快了,带动着大量的木屑不停地,上升、下降。
23.答:大雁(燕子)南飞、兔子(猫狗等)换毛、蛇(青蛙)冬眠等。
【解析】
【详解】
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大雁南飞是通过迁徙的方法过冬,青蛙通过冬眠过冬,兔子换上厚厚的绒毛来过冬,都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表现。
24. 空气 水 保持湿润 不同意 数量多可以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 乙 25℃是最适合发芽的温度 低温
【解析】
【详解】
(1)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有温度、水、空气等。
(2)实验中垫湿纸巾是为了保持湿润,提供适宜的水分。
(3)每组要多放一些种子,这样是因为数量多可以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
(4)乙盘温度最合适,所以乙盘种子发芽最快。
(5)4℃的盘子中发芽的数量明显更多,说明这种植物的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更容易发芽。
25.C
26.B
27.A
28.甲
29.C
【解析】
【分析】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要使船保持平稳,我们可以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把船的面积做得更大一些。另外,如果装上货物的话,我们应该让货物摆放稳定、均匀。
25.
图中船的底面积相同,放入的重物相同,不同的是船的内部结构,所以以上两幅图研究的是船的内部结构对铝箔船稳定性的影响。
26.
在这个实验中必须要保证相同的条件是船的底面积大小。
27.
此次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只改变一个变量。
28.
这个实验中更加稳定不易侧翻是甲船,船舱的分隔让重物摆放更加稳定、均匀。
29.
该实验中影响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船舱内货物摆放更均匀,所以船体增加船舱能够提高船的稳定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