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精炼】小学科学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点精选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频考点精炼】小学科学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点精选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3: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精炼】小学科学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点精选精练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 )的地方。
A.地势低 B.地势高 C.平坦
2.蚕卵适合在气温________左右的环境中孵化。
A.10℃ B.25℃ C.30℃
3.毛绒玩具和生物的区别主要在于( )。
A.外形特性不同 B.有无生命 C.能否运动
4.下列植物属于多肉系列的是________。
A.吊兰 B.桑树 C.芦荟
5.干旱、洪水等都属于________灾害。
A.地质 B.海洋 C.气象
6.春天的风柔和清爽,不像( )的风那样刺骨。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7.我们这里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气候差异大。气温高、雨水多,容易下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的季节是( )。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8.以下防御台风措施错误的是( )。
A.关闭门窗 B.远离广告牌等危险物 C.出门找小伙伴玩耍
9.不适合在家里花盆中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
A.君子兰 B.菠萝 C.仙人球
10.在湖北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A.寒风瑟瑟 B.百花齐放 C.烈日当空
二、填空题
11.______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
12.蚕蛾的身体由( )三部分组成,有( )对足,1对复眼,1对触角组成。蚕蛾和蝴蝶的共同点:都是( )。
13.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气温的单位是用符号_______表示的,它读作_________。
14.______和______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5.天气总在发生着_______,气候却具有一定的_______。
16.某天的最高气温是十五摄氏度,写作______;最低气温是零下十二摄氏度,写作______。
三、判断题
17.发生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赶紧跑,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
18.某小组测得的气温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气温计坏了。( )
19.陆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如莲蓬等。( )
20.在“风级歌”中,3级叶动红旗展,6级举伞步行艰。( )
21.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四、简答题
22.我们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请至少列举三种及以上。
23.猜一猜,泡在水中的豆子与石子会发生什么现象?连续几天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五、实验题
下表是小明做的降雨量记录表,请你帮助他完成降雨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地区下半年将雨量情况记录表
月 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雨量 80 50 40 30 40 20
24.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雨量情况记录表”,请画出降雨量变化条形统计图。
25.从降雨量变化看,下半年中降雨量最大的是_______月,降雨量是_______毫米。半年中降雨量最少的是_______月,降雨量是_______毫米。下半年的总降雨量是_______毫米。
26.实验题:光被阻挡物遮挡时,就会产生影子。请你根据实验,选择填空。
(1)做影子实验时,手电筒和纸屏要放在阻挡物的_______,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①同一侧;②两侧)
(2)阻挡物和纸屏位置不变,手电筒光照着阻挡物且逐渐移向它的上方,影子会_______。(①逐渐变短;②逐渐变长)
(3)手电筒和纸屏位置不变,要让影子变长蜡烛应该移向_________。(①纸屏;②手电筒)
(4)影子的形状主要与________有关。 (①阻挡物的形状;②光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会改变,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下雨时,由于地球重力的缘故,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低的地方。
2.B
【解析】
【详解】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温度太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蚕卵孵化。故B正确。
3.B
【解析】
【详解】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与石子都是非生物。毛绒玩具是人类制造的,石子是天然的。毛绒玩具和生物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生命。
4.C
【解析】
【详解】
多肉植物是个非常广泛的称呼,其中包含许多品种。多肉植物是指根、茎、叶中至少有一种器官是肥厚多汁并具备贮存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芦荟属于多肉植物,是百合科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
5.C
【解析】
【详解】
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包括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以及生物灾害等。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等。
6.C
【解析】
【详解】
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春天的风柔和清爽,不像冬天的风那样刺骨。
7.C
【解析】
【详解】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一直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容易下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不仅影响农业和河流,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8.C
【解析】
【详解】
台风天气来临前,我们应该随时留意新闻发布的台风消息,台风天气即将来临时,要远离电线杆、广告牌、大树等危险物,关闭门窗,要把阳台上的衣服和花盆都收进室内,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自己。
9.B
【解析】
【详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分析选项可知,菠萝不适合在家里花盆中生长,菠萝是一种南方的水果,菠萝喜欢相对温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并且土壤松软的地方,君子兰、仙人球、茉莉适合在家里花盆中生长。
10.A
【解析】
【详解】
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在湖北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风瑟瑟。
11.漏斗式雨量器
【解析】
【详解】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所以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
12. 头、胸、腹 三 昆虫
【解析】
【详解】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未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蚕是昆虫,符合昆虫的共同特征。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
13. ℃ 摄氏度
【解析】
【详解】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14. 云 雨
【解析】
【详解】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云和雨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5. 变化 规律
【解析】
【详解】
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天气总在发生这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
16. 15℃ -12℃
【解析】
【详解】
人们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符号是℃。某天的最高气温是十五摄氏度,写作15℃;最低气温是零下十二摄氏度,写作-12℃。
17.×
【解析】
【详解】
不同的自然灾害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不需要赶紧跑,找一个地方躲起来,比如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
18.×
【解析】
【详解】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距离地面约1.5米的百叶箱内测定。某小组测得的气温与其他组不一样,可能是测量气温的地点不一样。
19.×
【解析】
【详解】
水生植物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水生植物能适应水中生长,是因为它们的茎有着特殊的结构,有的柔软,有的体内有空洞,还有的长有能呼吸的根。所以水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如莲蓬等。
20.√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风力歌,包括: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题目观点正确。
21.×
【解析】
【详解】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2.a夏天炎热潮湿;b春夏季多雨;c冬天寒冷、潮湿;d冬天会下雪;e一年四季分明;f夏季容易洪水泛滥;g夏季容易泥石流等等。
【解析】
【详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湖北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秋多变,夏冬长春秋短,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8℃。
23.答:豆子在水中会吸收水分,逐渐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豆子的外皮破裂,发芽,并长出根系;石子没有任何变化。
【解析】
【详解】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我们把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我们把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豆子与石子在水中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豆子是有生命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萌发长出而石子不能;所以豆子是生物,而石子是非生物。豆子在水中会吸收水分,逐渐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豆子的外皮破裂,发芽,并长出根系;石子没有任何变化。
24.
25. 七 80 十二 20 260
【解析】
24.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我们可以根据表格上的数据来作图。
25.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雨的单位是毫米。从降雨量变化看,下半年中降雨量最大的是七月,降雨量是80毫米。半年中降雨量最少的是十二月,降雨量是20毫米。下半年的总降雨量是260毫米。
26. ② ① ② ①
【解析】
【详解】
(1)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光、阻挡物、屏。做影子实验时,手电筒和纸屏要放在阻挡物的两侧,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2)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阻挡物时,影子短;光源斜射阻挡物时,影子长;斜射的角度越小,影子就越长。阻挡物和纸屏位置不变,手电筒光照着阻挡物且逐渐移向它的上方,影子会逐渐变短。(3)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手电筒和纸屏位置不变,要让影子变长蜡烛应该移向手电筒,因为斜射的角度越小,影子就越长。(4)影子的形状主要与阻挡物的形状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4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