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6——植物的激素调节(2)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6——植物的激素调节(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1 21:50:20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6——植物的激素调节(2)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呼吸作用减弱,精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答案】C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
\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
2.(2021·浙江)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
B、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条件,B正确;
C、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
D、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有多种。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3.(2020·海南)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如下:
其中,①代表ACC合成酶,淹水会诱导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或激活该酶活性;②代表ACC氧化酶,缺氧会抑制该酶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合成的乙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
B.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
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乙烯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甲硫氨酸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乙烯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而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B正确;
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会抑制乙烯的合成,导致果实成熟延迟,C错误;
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进而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甲硫氨酸先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然后在ACC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ACC,ACC在ACC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而缺氧会抑制ACC氧化酶的活性,因此缺氧会延迟成熟。
4.(2020·海南)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参与种子萌发的调控。某课题组首先证实,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他们又进一步用GA、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
分组处理 对照组 加GA 加ABA 加GA和ABA
α-淀粉酶合成量 ++ +++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在翻译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
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GA在转录水平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A错误;
B、α-淀粉酶促进淀粉的水解,当α-淀粉酶减少,淀粉的水解受到抑制,B错误;
C、GA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ABA抑制α-淀粉酶,C正确;
D、因为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因此ABA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穗上发芽现象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2)赤霉素主要作用: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4)脱落酸主要作用: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5.(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双子叶杂草相较于单子叶作物对2,4-D的敏感性更强,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A正确;
B、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二者存在对抗作用,B正确;
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C正确;
D、喷洒细胞分裂素能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根据各种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及应用,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植物激素简介: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再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
乙烯 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实更多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6.(2020·新高考I)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A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
B、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
C、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7.(2020·江苏)为提高银杏枝条扦插成活率,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条1小时,然后将其插入苗床。下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
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
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条内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800mg/L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A、愈伤组织的形成是枝条下切面细胞脱分化的结果,A正确;
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根原基发生,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定根,B正确;
C、枝条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C正确;
D、根对生长素敏感,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抑制其生长,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应低于800mg/L ,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扦插枝条用8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1小时后,插入苗床40天愈伤组织形成,50天时根原基发生,到80天时不定根形成。
8.(2020·江苏)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科学史中,下列科学研究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卡尔文(M. Calvin)等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赫尔希(A.D.Hershey)等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梅塞尔森(M. Meselson)等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D.温特(F. W. Went)证明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途径,A错误;
B、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温特证明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的实验中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1.理解含义
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明白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方法应用
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3.应用分析
(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如用18O标记HO,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C18O2,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4、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该技术的知识点
①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
②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③光合作用中追踪某元素的转移去向,如H218O、14CO2 等;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分子;
⑤标记氮肥中的氮,追踪氮在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转移途径。
9.(2020·全国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
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最低,仅加入IAA组比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升高,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仅加入IAA组,说明蔗糖对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10.(2019·浙江会考)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动中,将等量长势相同的3组枝条,分别插入2,4-D浓度为0、a、b(aA.Y>X>Z B.Y>Z>X C.Z>Y>X D.Z>X>Y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生长素的两重性可得如下图像,已知0、a、b(a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机理:主长素促进生长的原因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不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2)作用的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例如 就植物生长来说,从图中可以知道a 点表示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b点表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分界点。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需求不同,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根>芽>茎。
11.(2019·海南)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去除顶芽,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项不合题意;
B.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同生长素相似的作用,可以促进结实,提高果实产量,B项不合题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籽番茄,不能形成种子,C项符合题意;
D.芽和幼叶可以产生IAA,故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2.(2019·浙江选考)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答案】A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GA1合成GA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GA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符合题意;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会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不符合题意;用乙烯处理豌豆苗,不能从图中信息预测GA1的含量变化,C不符合题意;若去除顶芽后,GA8的含量会升高,而由于只有GA1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茎节段不会伸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乙可分析,外源添加生长素会一方面会抑制GA8和GA29的合成,另一方面能够促进GA1和GA20的合成。结合图甲可理解为外源生长素阻断了从GA1合成GA8和从GA20合成GA29的路径,从而使GA1和GA20的含量上升。
13.(2019·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答案】B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不符合题意;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B符合题意;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不符合题意;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素由尖端产生,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输送到尖端下部对细胞的生长起作用,单侧光的照射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导致背光侧的细胞生长速度快,引起植物的向光生长。
14.(2019·江苏)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A、单侧光照射时,植物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所以甲为背光侧,但其IA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乙,A不符合题意
B、对照组的胚芽鞘虽然没有单侧光,但仍然可以正常直立生长,B不符合题意
C、胚芽鞘的尖端为感光部位,去除该部位后,IAA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符合题意
D、IAA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不是胚芽鞘下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胚芽鞘的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植物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重力,人为原因)
(3)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一定部位;动物激素产生:内分泌腺(器官)
(4)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
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5)生长素的运输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
15.(2019·天津)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B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是分解代谢释放能量,不符合题意;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的,需要ATP提供能量,符合题意;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生成乳酸,不需要ATP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16.(2018·海南)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 IAA
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合成,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如果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增加,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乙烯的形成,果实成熟时乙烯含量增加生长素含量减少,因此B不符合题意;
C、赤霉素有许多作用,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可以加强生长素的作用,和生长素在一起促进果实的发育,可以形成无子果实,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用赤霉素溶液喷洒葡萄,不但可以得到无籽葡萄,而且果实长得特别大,C符合题意;
D、干旱地区种子萌发后如果没有适当的水分供应就会死亡,因此干旱地区的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才会不死亡,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种子的休眠,因此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②调节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③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④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⑤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⑥促进坐果和果实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②雌雄花的分化: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促进雄花形成。
③调节气孔的开闭: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使气孔关闭。
④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⑤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发芽,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
⑥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17.(2018·江苏)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不符合题意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B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符合题意;
C、图中显示,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D、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不符合题意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示可知三种浓度的IAA浸泡的枝条平均生根数和根的长度都比清水中的枝条多,其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
生长素(IA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18.(2018·浙江选考)某同学进行了2,4-D不符合题意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A、图中纵坐标表示实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插枝生根的观测指标可以用生根数量表示,也可以用生根平均长度表示等,故A不符合题意;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而其为可变因素,故B符合题意;
C、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具两重性,因此甲组浓度可能高于乙组,也可能低于乙组,故C不符合题意;
D、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不同组别处理时间应该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因此低于最适浓度时,随其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高于最适浓度时,随其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抑制和杀死植物。
二、实验探究题
19.(2019·全国Ⅱ卷)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甲 乙
琼脂块 左 右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   。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
【答案】(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知识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从图中可知,含生长素的琼脂放在了胚芽鞘切段的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组中胚芽鞘中间放了云母片,会阻止生长素通过,即便进行了单侧光照,左右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的含量仍基本相同,都只含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一半,而甲组琼脂块含胚芽鞘尖端的全部生长素。所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快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故答案为:(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分析】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4)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生长素的运输特点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横向运输:植物在单一刺激(单侧光或重力)下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产生部位的运输。
20.(2018·海南)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实验处理如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    。
(2)A 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填 “高于”“低于” 或 “等于”) B 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 D, D 组的处理是   ,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 D 组侧芽生长量   (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A组的生长量。
【答案】(1)顶端优势
(2)低于;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3)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小于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1)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顶端优势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所以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因此会出现顶端优势现象。(2)A组去除了顶芽,仅用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B组未去除顶芽,还用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A组没有来自顶芽的生长素,B组有来自顶芽的生长素,因此生长素浓度A组低于B组。(3)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由于激动素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A组使用了激动素,D组未使用,因此D组侧芽生长量小于A组的生长量。
【分析】顶端优势
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图中A、B、C):
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
B组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组去掉顶芽,切口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
1 / 1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6——植物的激素调节(2)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呼吸作用减弱,精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2.(2021·浙江)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3.(2020·海南)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如下:
其中,①代表ACC合成酶,淹水会诱导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或激活该酶活性;②代表ACC氧化酶,缺氧会抑制该酶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合成的乙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
B.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
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
4.(2020·海南)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参与种子萌发的调控。某课题组首先证实,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他们又进一步用GA、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
分组处理 对照组 加GA 加ABA 加GA和ABA
α-淀粉酶合成量 ++ +++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在翻译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
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
5.(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6.(2020·新高考I)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7.(2020·江苏)为提高银杏枝条扦插成活率,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条1小时,然后将其插入苗床。下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
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
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条内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800mg/L
8.(2020·江苏)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科学史中,下列科学研究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卡尔文(M. Calvin)等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赫尔希(A.D.Hershey)等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梅塞尔森(M. Meselson)等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D.温特(F. W. Went)证明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9.(2020·全国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10.(2019·浙江会考)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动中,将等量长势相同的3组枝条,分别插入2,4-D浓度为0、a、b(aA.Y>X>Z B.Y>Z>X C.Z>Y>X D.Z>X>Y
11.(2019·海南)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12.(2019·浙江选考)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13.(2019·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14.(2019·江苏)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15.(2019·天津)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16.(2018·海南)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 IAA
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17.(2018·江苏)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不符合题意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18.(2018·浙江选考)某同学进行了2,4-D不符合题意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二、实验探究题
19.(2019·全国Ⅱ卷)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甲 乙
琼脂块 左 右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   。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
20.(2018·海南)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实验处理如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    。
(2)A 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填 “高于”“低于” 或 “等于”) B 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 D, D 组的处理是   ,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 D 组侧芽生长量   (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A组的生长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
\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
2.【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
B、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条件,B正确;
C、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
D、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有多种。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3.【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乙烯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甲硫氨酸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乙烯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而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B正确;
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会抑制乙烯的合成,导致果实成熟延迟,C错误;
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进而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甲硫氨酸先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然后在ACC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ACC,ACC在ACC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而缺氧会抑制ACC氧化酶的活性,因此缺氧会延迟成熟。
4.【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GA在转录水平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A错误;
B、α-淀粉酶促进淀粉的水解,当α-淀粉酶减少,淀粉的水解受到抑制,B错误;
C、GA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ABA抑制α-淀粉酶,C正确;
D、因为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因此ABA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穗上发芽现象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2)赤霉素主要作用: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4)脱落酸主要作用: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5.【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双子叶杂草相较于单子叶作物对2,4-D的敏感性更强,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A正确;
B、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二者存在对抗作用,B正确;
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C正确;
D、喷洒细胞分裂素能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根据各种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及应用,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植物激素简介: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再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
乙烯 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实更多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6.【答案】A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
B、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
C、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7.【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A、愈伤组织的形成是枝条下切面细胞脱分化的结果,A正确;
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根原基发生,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定根,B正确;
C、枝条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C正确;
D、根对生长素敏感,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抑制其生长,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应低于800mg/L ,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扦插枝条用8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1小时后,插入苗床40天愈伤组织形成,50天时根原基发生,到80天时不定根形成。
8.【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途径,A错误;
B、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温特证明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的实验中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1.理解含义
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明白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方法应用
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3.应用分析
(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如用18O标记HO,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C18O2,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4、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该技术的知识点
①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
②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③光合作用中追踪某元素的转移去向,如H218O、14CO2 等;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分子;
⑤标记氮肥中的氮,追踪氮在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转移途径。
9.【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
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最低,仅加入IAA组比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升高,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仅加入IAA组,说明蔗糖对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10.【答案】D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生长素的两重性可得如下图像,已知0、a、b(a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机理:主长素促进生长的原因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不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2)作用的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例如 就植物生长来说,从图中可以知道a 点表示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b点表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分界点。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需求不同,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根>芽>茎。
11.【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去除顶芽,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项不合题意;
B.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同生长素相似的作用,可以促进结实,提高果实产量,B项不合题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籽番茄,不能形成种子,C项符合题意;
D.芽和幼叶可以产生IAA,故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2.【答案】A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GA1合成GA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GA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符合题意;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会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不符合题意;用乙烯处理豌豆苗,不能从图中信息预测GA1的含量变化,C不符合题意;若去除顶芽后,GA8的含量会升高,而由于只有GA1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茎节段不会伸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乙可分析,外源添加生长素会一方面会抑制GA8和GA29的合成,另一方面能够促进GA1和GA20的合成。结合图甲可理解为外源生长素阻断了从GA1合成GA8和从GA20合成GA29的路径,从而使GA1和GA20的含量上升。
13.【答案】B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不符合题意;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B符合题意;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不符合题意;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素由尖端产生,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输送到尖端下部对细胞的生长起作用,单侧光的照射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导致背光侧的细胞生长速度快,引起植物的向光生长。
14.【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A、单侧光照射时,植物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所以甲为背光侧,但其IA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乙,A不符合题意
B、对照组的胚芽鞘虽然没有单侧光,但仍然可以正常直立生长,B不符合题意
C、胚芽鞘的尖端为感光部位,去除该部位后,IAA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符合题意
D、IAA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不是胚芽鞘下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胚芽鞘的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植物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重力,人为原因)
(3)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一定部位;动物激素产生:内分泌腺(器官)
(4)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
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5)生长素的运输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
15.【答案】B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是分解代谢释放能量,不符合题意;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的,需要ATP提供能量,符合题意;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生成乳酸,不需要ATP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16.【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合成,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如果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增加,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乙烯的形成,果实成熟时乙烯含量增加生长素含量减少,因此B不符合题意;
C、赤霉素有许多作用,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可以加强生长素的作用,和生长素在一起促进果实的发育,可以形成无子果实,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用赤霉素溶液喷洒葡萄,不但可以得到无籽葡萄,而且果实长得特别大,C符合题意;
D、干旱地区种子萌发后如果没有适当的水分供应就会死亡,因此干旱地区的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才会不死亡,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种子的休眠,因此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②调节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③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④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⑤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⑥促进坐果和果实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②雌雄花的分化: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促进雄花形成。
③调节气孔的开闭: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使气孔关闭。
④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⑤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发芽,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
⑥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17.【答案】B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符合题意;
C、图中显示,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D、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不符合题意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示可知三种浓度的IAA浸泡的枝条平均生根数和根的长度都比清水中的枝条多,其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
生长素(IA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18.【答案】B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解析】【解答】A、图中纵坐标表示实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插枝生根的观测指标可以用生根数量表示,也可以用生根平均长度表示等,故A不符合题意;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而其为可变因素,故B符合题意;
C、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具两重性,因此甲组浓度可能高于乙组,也可能低于乙组,故C不符合题意;
D、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不同组别处理时间应该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因此低于最适浓度时,随其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高于最适浓度时,随其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抑制和杀死植物。
19.【答案】(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知识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解析】【解答】(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从图中可知,含生长素的琼脂放在了胚芽鞘切段的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组中胚芽鞘中间放了云母片,会阻止生长素通过,即便进行了单侧光照,左右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的含量仍基本相同,都只含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一半,而甲组琼脂块含胚芽鞘尖端的全部生长素。所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快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故答案为:(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分析】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4)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生长素的运输特点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横向运输:植物在单一刺激(单侧光或重力)下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产生部位的运输。
20.【答案】(1)顶端优势
(2)低于;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3)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小于
【知识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1)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顶端优势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所以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因此会出现顶端优势现象。(2)A组去除了顶芽,仅用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B组未去除顶芽,还用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A组没有来自顶芽的生长素,B组有来自顶芽的生长素,因此生长素浓度A组低于B组。(3)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由于激动素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A组使用了激动素,D组未使用,因此D组侧芽生长量小于A组的生长量。
【分析】顶端优势
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图中A、B、C):
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
B组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组去掉顶芽,切口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