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民族团结的加强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第15课嘉树中学 汪建华说课流程:《民族团结的加强》一课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一课,它前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接“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对学生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很重要,所以这节课是基础,是奠基石。新课标要求: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新课标解读: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非常多,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各项课堂活动中来。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知道我国构建的民族关系,理解少数民族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竞猜、识图、课外活动收集整理、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竞争,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突破:通过图象资料、问题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重要性,突破本课重点本课难点: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难点突破:利用图片资料、文字材料、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的方式来理解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措施。突破难点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能驱使他们探究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等,加强对各民族的理解,从而增进民族感情。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很难理解民族团结与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 的探究指导,以利于学生认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教法
1、图象教学法
2、问题教学法
3、活动教学法学法1、情感体验法
2、分析归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意图:以更直观和感性的材料从时空上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民族历史观。 教学准备:课前发放导学稿,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少数民族的名称、服饰图片、民歌、节日等。并依据导学稿预习提纲做好预习,进行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在热烈的氛围中进入本课学习。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藏 族苗 族 设计意图:以贴近本课学习内容的视听信息营造学习氛围,温故而知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利用导学稿,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时间大约8分钟。第一个环节:自主探究 先组内交流订正,然后组与组交流展示,师生互动。时间15-20分钟。一个小组展示一个探究题。(共六个小组,六道题)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问题探究一: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曾做出哪些贡献?合作交流问题探究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民族基本制度是什么?青 藏 公 路布达拉宫下的老外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问题探究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55周年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十八大中的少数民族代表问题探究四:
为了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西藏农奴制下的农奴翻身农民今日西藏对西藏技术支援孔繁森与西藏人民青藏铁路拉萨机场西气东送工程问题探究五:
结合“亚欧大陆桥”图片,说一说它经过了我国哪些少数民族地区?举例说明它的开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问题探究六: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你能说出哪些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明天。设计意图:逐层深入,各有侧重
问题一:帮助学生从史实中认识到各少数民族是中华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一员,和汉族一样都是祖国母亲的优秀儿女。
问题二、三、四、五: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中,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克服大汉族主义的措施,容易让少数民族从情感上接受国家的民族制度和政策,在此基础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共同繁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问题六:帮助学生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我国与外国各民族之间形成的一种优良的历史传统,符合世界民族发展潮流,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我们应当从思想上、行为上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第三个环节:反馈提升: 这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不需要太多练习题,但要注重层次性、典型性。时间约10分钟。1、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他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D、“一国两制”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练习题:2、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分析其原因不包括( )D、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B、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C、坚持了改革开放的立国之本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⑴《天路》是指哪一条铁路?
⑵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是在哪个朝代?清朝又是怎样管理西藏的?(举一例说明)
⑶联系现实说说:党和政府是怎样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的”?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天路》拓展练习题: 设计意图:教学收官,反馈学情,巩固知识,情感共鸣,激励促学。再次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板书设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基本制度具体表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放宽政策
各方面支援缩小差距
西部大开发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我校的“1+3”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合理利用了图像资料让教材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优化了情感教学。但不知这样大量使用图片资料,是否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思维。敬请专家评委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