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押卷题七)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得分
1.(2分)DNA(遗传物质)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2.(2分)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养料B.运输氧C.吞噬病菌 D.止血和凝血
3.(2分)下列对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呼吸系统是由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C.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4.(2分)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A.脂肪B.蛋白质C.维生素D.糖类
5.(2分)某同学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B.牛奶鸡蛋C.巧克力D.面包
6.(2分)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鼻腔B.肺泡C.气管D.喉
7.(2分)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避免口服药物时对胃产生不良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理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药物不会出刺激胃
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8.(2分)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维生素B.蛋白质C.有机物D.水
9.(2分)当呼气时( )
A.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B.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膈肌顶部下降 D.肺内气压减小
10.(2分)某人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说明他血液中可能缺少的成分是(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1.(2分)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疾病是( )
A.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B.甲状腺激素 侏儒症
C.生长激素 呆小症D.生长激素 侏儒症
12.(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
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当佩戴防毒面具
C.在雾霾天气外出时,仅靠口腔可以处理空气中的全部有害物质
D.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共同构成痰
13.(2分)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4.(2分)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15.(2分)关于血型与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血型相同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AB型血只能接受其它血型的血,不能输给任何血型
D.人体大量失血后,输同型血与输O型血的要求是一样的
16.(2分)下表表示正常成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物质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05 0.1 0.02 0.9
尿液 0.0 0.0 1.8 1.1
A.原尿形成的部位是肾小囊腔
B.尿液中尿素含量增多是因为水被重吸收
C.尿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D.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
17.(2分)下列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循环途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
B.肺循环过程进行气体交换,体循环过程中没有进行气体交换
C.肺静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
D.医生对病人进行点滴注射后,药水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18.(2分)你喜欢唱歌吗?当你唱出优美的旋律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膈肌舒张 B.胸腔容积逐渐变小
C.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
19.(2分)正常人体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 )
A.尿酸 B.尿素C.葡萄糖 D.无机盐
20.(2分)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的肾脏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2分)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①葡萄糖 ②水 ③无机盐 ④大分子蛋白质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22.(2分)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流行,我国正免费为大众接种疫苗。某人近期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后,会刺激其体内产生什么物质?( )
A.病毒B.病原体C.抗原D.抗体
23.(2分)下水游泳时,水会漫过胸部,会感觉吃力,是因为( )
A.胸廓容积变小,肺内压力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B.胸廓容积变大,肺内压力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C.胸廓容积变大,肺内压力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D.胸廓容积变小,肺内压力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24.(2分)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标识为OTC,可以自行购买,随意服用
B.病人心跳骤停,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C.关爱艾滋病患者,但不能和他们共同进餐
D.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5.(2分)如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横坐标上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尿素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得分
26.(12分)“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知道了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有关。但血液究竟是怎样循环的,人类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解剖生理学家哈维首先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1)(1分)公元2世纪,盖仑认为:血液由心向四周流动后消失,再由肝脏利用食物重新制造。直到17世纪,哈维通过计算和放血实验发现,如果按照盖仑理论,肝脏每天应该制造出重约人体72倍的血液,这绝非“食物所能供给”和“血管所能储存”的。由此他推断: 。
(2)(1分)哈维做了大量的捆扎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其方法类似于我们输液时,护士会先用胶皮管扎紧你的手腕,手背上的青筋就会鼓胀起来(图一),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
(3)(1分)哈维观察濒临死亡的哺乳动物的心脏跳动,发现心脏是由 组织构成的,是推动血液从心脏到动脉再从静脉回到心脏的动力。我们在观察完整的离体猪心(图二)时发现,壁最厚的是[ ] ,从[1]往心脏内注水后,水从[ ] 流出。
(4)(1分)哈维推测:在动脉和静脉间一定有通道相连。现在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来找到它的存在,即图三所示的[ ]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5)(1分)哈维执着的科学精神启示我们:实践是获取证据的唯一方法。针对吸烟危害心血管健康、对生命活动造成影响的问题,实验小组通过探究“烟雾回收液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来获得证据。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研究表明,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就越高。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你应该怎样做 。
27.(6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消化管中最终被分解为 ,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1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d、e过程表示肺泡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经过d所示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静脉血变为 。
(3)(1分)经过图中g所示过程后,原尿中含有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 重新吸收回血液。
(4)(1分)以上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 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的影响。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得分
28.(5分)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II:取一只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A玻璃缸 B玻璃缸
步骤一 500mL池塘水,新鲜水草 500mL池塘水,新鲜水草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蝌蚪10只 蝌蚪10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情况
(1)(1分)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 。
(2)(1分)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 。
(3)(1分)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 的消化作用。
(4)(1分)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 ,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 。
29.(5分)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小明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取20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小蝌蚪(大小、生长状态基本一致)、新鲜的水草、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缸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回答:
(1)(1分)请你帮小明提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2)(1分)步骤五的B玻璃缸空格处应该填写 。
(3)(1分)该实验的变量为 。
(4)(1分)该实验重复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
(5)(1分)实验的结果是A玻璃缸蝌蚪比B玻璃缸蝌蚪发育快,因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阅卷人 四、资料分析题(共1题;共5分)
得分
30.(5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欧洲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发现不断有人患上一种怪病,患者皮肤变为暗红色,有大量皮屑脱落,甚至失眠健忘,精神失常,因此被称为糙皮病。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当地原本数量繁多的欧洲仓鼠急剧减少,产仔量由原来的每年产20多只降低至5只;平均寿命由原来的4年降低至2年。
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研究者们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动物体内缺乏一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3(烟酸)有关。为了证实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异常行为之间的练习,研究人员将仓鼠分为两组,一组进食混合食物,另一组仅喂食玉米,之后每天为这些仓鼠补充0.3毫克的维生素B3,一段时间后,仅喂食玉米的仓鼠不再出现之前的异常状态。
那么玉米种没有维生素B3吗?事实上,玉米也含有一定的维生素B3,只是由于这些维生素B3与玉米种的其他物质结合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其实,人体能利用蛋白质消化产物中的一种氨基酸——色氨酸来合成维生素B3所以,当我们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时,就可以获得合成维生素B3的原料了。另外,维生素B3可以从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等)和植物性食物(蘑菇、花生、南瓜、铁观音茶等)中都能摄取到。这样糙皮病的出现情况就会减少了。
(1)(1分)食物中的维生素, (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消化被人体吸收。
(2)(1分)从文中可知,为研究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异常行为之间的联系,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3)(2分)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人们可以通过直接食用玉米,获得其中的维生素B3
B.研究证实维生素B3缺乏和欧洲仓鼠异常行为之间关系密切
C.欧洲仓鼠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不大,但作用不小
D.若仅以玉米为主食也没有充足的蛋白质来源易患糙皮病
(4)(1分)据此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红蛋白是蛋白质,不是DN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含细胞核,从而含DNA。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细胞:
名称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时:贫血
血红蛋白含量低也会有此症状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有炎症时,数目会增多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过少时,血流不止
过多时,形成血栓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记: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符合题意。
C.呼吸道是气体经过的通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C不符合题意。
D.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得鼻中有较多的血液流经,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能量,称“三大能源物质”.
5.【答案】B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牛奶、鸡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
故答案为: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的基本胞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6.【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呼吸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鼻腔、咽、喉、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7.【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药物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但肝脏分泌的胆汁也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为多肽;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小肠内分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口腔、咽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8.【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析】【解答】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谁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分析】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9.【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10.【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浆运载血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见A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能运输氧气,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可见,手被刀割伤,流血不易止住,就说明血液中缺少血小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细胞的功能,为基础题,熟记即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还能运载血细胞;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1.【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身体矮小但智力低下;分泌过多会患甲亢。据此可知,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应该是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激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 胰岛 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 低血糖
12.【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A、当发生沙尘暴时,戴口罩可以减少尘埃的吸入,A说法正确。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当佩戴防毒面具,B说法正确。
C、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作用,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靠口腔处理空气中的全部有害物质,C说法错误。
D、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作用,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同时还能使人发出各种声音,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注意呼吸卫生,会患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13.【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体液的杀菌作用,这种免疫功能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吞噬病原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
C、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免疫功能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这种免疫功能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
【分析】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4.【答案】C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a血管内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所以为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不符合题意。
B.c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为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Cb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符合题意。
D.a是静脉,血流速度缓慢;b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5.【答案】B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A.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但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时不会影响健康,B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AB血型的人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C不符合题意;
D.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不得已才采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 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其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ABO血型系统。它包括A型、B型、AB型、O型4种血型。1924年德国学者 F.伯恩斯坦证明ABO血型分别为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 构成六种基因型和四种表型(A、B、AB、O血型) 。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有些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异型血,具体情况如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6.【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不符合题意。
B.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水被肾小管重吸收,B不符合题意。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将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这就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尿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C符合题意。
D.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7.【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不论肺循环过程还是体循环过程都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B。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8.【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唱歌时,气体由肺到外界,是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选项中“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松弛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9.【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他没有被重吸收的成分,从肾小管流出,成为尿液。可见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难度一般,为常考的题型,熟记,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经过滤过作用后被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酒精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被吸收返回血液,剩余的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明确: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20.【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④移植的肾脏,都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都属于抗原;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是自己的成分,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不属于抗原。 所以此,属于抗原的是: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④移植的肾脏。
故答案为:C。
【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21.【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除大分子蛋白质、红细胞外,葡萄糖、水和无机盐会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全部的葡萄糖会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入血,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成分的主要区别:
液 体 水(g%) 蛋白质(g%) 葡萄糖(g%) 尿素(g%) 无机盐(g%)
血 浆 90~93 7~9 0.1 0.03 0.72
原 尿 99 微量 0.1 0.03 0.72
尿 液 95~97 — — 2 1.5
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22.【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流行,我国正免费为大众接种疫苗。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目的是产生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 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3.【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会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肺的变化,根据题干所述,若下水游泳,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导致外界空气不易进入体内,从而造成吸气困难。可见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理解并记忆,此部分内容有些抽象,熟记:肺的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实现的,吸气时,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呼气时,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气体出肺。
24.【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A、OTC是非处方药,可以根据病情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服用,A错误;
B、心跳骤停,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心肺复苏,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共同进餐不会传染,C错误;
D、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有毒气体吸入人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上有OTC字样!处方药上有Rx字样!
呼叫病人判断意识和呼吸,并及时拨打120;做心肺复苏时,需按压双乳连线中间点,双手叠扣,腕肘关节伸直,垂直用力;每次按压5-6厘米深度,并且压下后要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连续按压30次;接着,检查口鼻异物,抬下颚,捏住鼻子,嘴包嘴吹气2次;之后,按照每30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至抢救成功。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有毒气体吸入人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共同进餐不会传染。
25.【答案】A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因为氧气用于分解有机物,所以氧气量会减少,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的血液,因为与肺泡进行了气体交换,所以氧气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
26.【答案】(1)血液在体内是循环利用(或流动)的
(2)压迫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瓣又阻止血液倒流,使血液积存
(3)肌肉;D;左心室;3;肺动脉
(4)5;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5)烟雾回收液浓度越大,水蚤的活动能力越差(或死亡率越高);开放题,与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健康生活相关的合理答案皆可
【知识点】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解:(1)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心脏和血管内进行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起于心脏,汇集于心脏,并且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公元2世纪,盖仑认为:血液由心向四周流动后消失,再由肝脏利用食物重新制造。直到17世纪,哈维通过计算和放血实验发现,如果按照盖仑理论,肝脏每天应该制造出重约人体72倍的血液,这绝非“食物所能供给”和“血管所能储存”的。由此他推断:血液在体内是循环利用(或流动)的。(2)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因此,哈维做了大量的捆扎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其方法类似于我们输液时,护士会先用胶皮管扎紧你的手腕,手背上的青筋就会鼓胀起来(图一),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压迫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瓣又阻止血液倒流,使血液积存。(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在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哈维观察濒临死亡的哺乳动物的心脏跳动,发现心脏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是推动血液从心脏到动脉再从静脉回到心脏的动力。我们在观察完整的离体猪心(图二)时发现,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从1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往心脏内注水后,水从3肺动脉流出,因为水从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过肺动脉流出。(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哈维推测:在动脉和静脉间一定有通道相连。现在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来找到它的存在,即图三所示的5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5)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蚤在蒸馏水运动正常,随着烟雾回收液浓度增大,水蚤的活动受限增加,死亡率越高。因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是烟雾回收液浓度越大,水蚤的活动能力越差(或死亡率越高)。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的致癌物质之一,吸烟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等,而且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女性吸烟还会大大增加患子宫癌等疾病的可能性.孕妇如果直接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还会诱发胎儿畸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因此,研究表明,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就越高。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应该做的事情是为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禁止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分析】识图:上、下腔静脉,2-主动脉,3-肺动脉,4-肺静脉,5-毛细血管,6-小动脉,7-小静脉。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物质运输的管道是血管,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物质运输的动力是心脏,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血液循环流动。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壁内是心腔,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4、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长期大量吸烟会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27.【答案】(1)氨基酸;小肠
(2)血液;动脉血
(3)肾小管
(4)神经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蛋白质进人人体后,先在胃中被分解为中间产物,最后在小肠(主要的消化器官)中被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2)分析图示,氧气由呼吸运动进入肺泡(相当于b过程),再由肺泡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d过程),同时,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最终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分析图示,g过程表示肾小管中部分物质回到血液中,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这个过程被称为肾小管的重吸收。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故答案为:(1)氨基酸;小肠
(2)血液;动脉血
(3)肾小管
(4)神经
【分析】1、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内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大部分糖类、蛋白质,脂肪分别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2、外界气体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外界氧气向肺里扩散,肺泡里的二氧化碳向外界扩散(氧进碳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向血液里扩散,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向肺泡扩散(氧进碳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里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里扩散,组织里的二氧化碳向血液扩散(碳进氧出)。
3、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无法通过,而其余成分几乎全部被滤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过液,称为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后,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下的尿素、尿酸、水和无机盐等形成尿液。
4、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必须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28.【答案】(1)牙齿的咀嚼作用
(2)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3)唾液淀粉酶
(4)清水;蓝色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进行充分的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2)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D中试管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3)由于该试验涉及到的只有唾液和淀粉,所以该实验目的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该实验没对照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除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清水外,其余步骤不变。2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9.【答案】(1)甲状腺激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或“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意近即可)
(2)不加甲状腺激素(或“加入等量清水”)
(3)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4)防止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5)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由题干可知,小明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取20只蝌蚪作为实验对象。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2)(3)AB为一组对照实验,要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实验的唯一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为保证变量唯一,所以在步骤五处B玻璃缸处应该填写不加甲状腺激素或加入等量清水。(4)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因此本实验重复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目的是防止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或减少误差等)。(5)实验最后出现的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分析】(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0.【答案】(1)不需要
(2)实验法
(3)A
(4)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膳食/食物摄入种类要丰富,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
(2) 从文中可知,一组鼠喂食混合食物,一组鼠喂食玉米,故科学家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法来研究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的异常行为。
(3) A.玉米中虽然有维生素B3,但是维生素B3跟玉米中的其他物质结合无法被人体吸收所以不能通过直接食用玉米来获得维生素B3,A错误。
B.研究证明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异常行为之间关系密切。B正确。
C.每天补充0.3毫克微生物B3可以缓解消除仓鼠的异常行为,说明微生素B3需要量少,但是作用大,故C正确。
D.人体能利用蛋白质消化产物合成维生素B3,仅以玉米为主食没有充足的蛋白质来源,易患糙皮病。D正确。
故答案为:A。
(4)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需要均衡饮食,不能只吃一种食物,不能挑食。
【分析】(1)食物的“六大营养成分”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是小分子物质,不用经过消化,直接可以被小肠内壁所吸收,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管的消化
后,才能被小肠内壁所吸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能量,称“三大能源物质”。
(2)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