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8 19: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目的:
求生存
谋发展
人口
迁移
文化交融
文化认同
原因和动力
文化认同: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也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
它体现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中,也体现在各个区域文化特征的识别中,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进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移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印欧人
亚欧游牧民族
游牧世界
VS
农耕世界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印欧人的迁徙
1.起源:
东欧平原,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印欧人人战车
印欧人有什么生活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赵琳
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迁徙的生活
原因: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民族性格,有利的工具(马车),发达文明的吸引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印欧人的迁徙
2.早期迁徙概况
印欧人
约BC1900
小亚细亚
赫梯人
约BC3000
伊朗高原
波斯人
约BC1500
印度恒河
雅利安人
约BC2000
巴尔干半岛
希腊人
约BC1200
西欧北部
凯尔特人
约BC2300
欧洲北部
日耳曼人
特点:
时间上:长期性,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方向上:全面性。
方式上:武力征服或与被征服者融合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印欧人
赫梯人
(1)建立:
公元前17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
(2)鼎盛:
公元前14世纪
(3)衰落:
公元前13世纪末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赫梯人冶铁实物
技术革新:
轻型马拉战车、改进冶铁技术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2.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波斯人
印欧人
(1)建立帝国:公元前6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影响: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3.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欧人
希腊人
(1)形成:
(2)成就:
(3)地位:
公元前2000年左右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4.印度河、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
(1)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
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2)列国时代:
(3)社会状况:
婆罗门 雅 利 安 人 祭司贵族 祭祀和教育
刹帝利 世俗贵族 战争和行政
吠舍 一般平民 农牧工商业
首陀罗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仆役奴婢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思考点: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赫梯人冶铁实物
(1)改进作战工具,作战中使用马拉战车和骑兵。
(2)传播冶铁技术,提高生产力。
(3)区域文化形成: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古代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域形成。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迁徙原因
在公元第二个千年中,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遥远的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溃……铜和青铜既昂贵又稀少,因而不能广泛地用来制造武器……也使农民得不到金属工具……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欧亚大陆边缘地区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有如一块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仓粮、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
马的驯养和较迟出现的冶铁技术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发明,他们使游牧民获得新的作战能力……直至西方火器占据优势之后,诸文明中心才从游牧民频频入侵的威胁中解脱出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3-75页
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而形成的几次大规模的迁徙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
---管彦波:《民族大迁徙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
(1)农业世界:农业文明的衰落
(2)游牧世界:
①马的驯养和冶铁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游牧民的战斗力;
②游牧民好战的天性以及忧患意识。
③农业文明优越的自然资源对游牧民族具有吸引力
③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概况
(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东汉
贵霜
安息
罗马
匈奴扩张
日耳曼南迁
大月氏
人西迁
①在中国北方
②欧洲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概况
(2)3—8世纪
①中国:北方、南方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概况
(2)3—8世纪
②欧洲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概况
(2)3—8世纪
③西亚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影响
阿拉伯半岛统一
帝国建立
(1)政治格局: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迁徙影响
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 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
(2)区域文化:
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前2千纪 前7世纪 前2世纪 6世纪 9世纪
印欧人为主的游牧部落向周边迁徙
迁徙
主体
亚欧游牧民族向周边迁徙
动力
原因
生存
文化
交融
认同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
西亚、古代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等区域文化形成
(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
(2)区域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人口迁徙

早期区域文化产生

区域文化的交流

多元文化的共存

人类文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