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8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2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8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8 12: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1张PPT)
资源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01.
0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0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01
0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及原因
目的: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原因: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4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
鹤岗
鸡西
黑龙江
霍林河
东胜
石嘴山
内蒙古
阜新
辽宁
开滦
峰峰
河北
徐州
江苏
阳泉
西山
大同
山西
平顶山
河南
淮北
安徽
神府
陕西
六盘水
贵州
攀枝花
四川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煤炭:北多南少(山西、陕西、内蒙古和 新疆)
大庆
黑龙江
辽河
辽宁
华北
河北
胜利
山东
中原
河南
玉门
甘肃
克拉玛依
塔中
新疆
我国石油分布
石 油:北多南少
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图
天然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气区)
水能:西多东少(西南)
我国的水能分布图
我国特大城市分布(供需矛盾)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0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及原因
优化配置资源
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0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资源调配除了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11
04-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可行性)
12
基本前提 保障条件 调配权力
04-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
13
基本前提 保障条件 调配权力
区域之间存在 互补性和可达性 交通运输等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 需要具有更高资源调配
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05-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14
0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5
工程地位 开工建设 天然气来源 目标市场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0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6
工程地位 开工建设 天然气来源 目标市场
我国西部大开发 标志性工程 2002年 新疆生产 中亚进口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东南沿海地区
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采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个部分?
3、西气东输分为哪两条线路,目标市场分别是?
4、东输工程一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5、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6、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难度体现在哪?
1、管道运输的货物特点是什么?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运输货物特点:
优点:
缺点:
液体或气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管道运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个部分?
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口岸
广州
基础:
新疆天然气资源
主要目标市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靖边
香港
上海
新疆
甘 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4、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轮南
上海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A处为什么向北弯?
河西走廊

5、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为了从陕甘宁地区的长庆油气田得到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
长江
黄河
淮河
经过的西部地区存在荒漠化问题。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宁夏平原
6、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三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塬:黄土塬
五越:三次越黄河,一次越淮河,一次越长江。
一网: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轮南施工现场
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
拓展
部分
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自西向东、向南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拓展
部分
随堂检测
1、西气东输工程干线走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城市因素 D.科技因素
2、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下列地理事物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C.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
D.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C
C
02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图思考: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1、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西部地区
能源丰富
经济水平低
能源生产量大能源消费量低
东部地区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
能源相对贫乏(长三角、珠三角能源缺乏),一次能源基本靠区外供给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1、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自然条件: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水源缺乏、沙尘暴但多晴天)
经济实力:
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技术力量:
技术力量较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能源需求: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思考: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开发?
读图思考:从1980年到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
#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33
*天然气具有清洁优势,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⑴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1. 总的分布格局:
2. 陆上四大气区:
⑵ 开发利用现状
东北、华北油气田已到中后期
进入全面减产阶段,增产难度大
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4、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随堂检测
1.有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B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扩大内需
C可促进新疆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D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排放CO2,彻底排除温室效应.
2.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太湖平原
3.我国天然气最短缺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D
C
D
随堂检测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华北用电紧张的问题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6.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C
B
B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03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对输出地
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思路点拨: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
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突出说明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对输入地:
对输出地:
对环境:
西气东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看书)
-01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发 经济建设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资源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调整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 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
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 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 缓解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西气东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激活了沿线地区的钢铁、建筑、建材
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0 3
中央政府
西部
资源开发
东部
资源利用
税收
补贴、投资
资源流动
资金流动
问题:
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以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
答案:
不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
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
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
西气东输对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03
答案:
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取资源的销售收人,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补贴和投资。
问题:
读图4.1思考:西气东输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更加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益
活动:
分析澳大利亚雪山挑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01
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
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 降水稀少。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02
自然原因:
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②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
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有利影响:
①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
②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不利影响:
①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
②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03
中哈原油管道和阿拉山口一独山子原油管道全长1200多公里,西起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阿塔苏镇,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国第一条国际原油长输管线(图),它将继续延伸至里海沿岸的阿特劳。按照协议,中哈输油管运营初期,年输油 1000万吨,2010年增加至2 000万吨,由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各提供50%的原油。
(2).分析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意义
(经济、社会、生态)
对哈: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对中:缓解能源短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带动基础设施和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石油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本节总结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原因
西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
东部地区改善环境质量
原因
国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原因: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二、西电东送工程
大秦线
神黄线
焦作-兖州-日照
三、北煤南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世界人均径流总量排行榜
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四、南水北调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空间分布上: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布上: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南水北调的原因
耕地(%)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北方 58.2% 14.4%
南方 36.6% 81.0%
北方:耕地多水少
南方:耕地少水多
南水北调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北方突出
华北更为突出
南水北调的原因
南水北调
调出地:长江
调入地:西北;华北
问题探究:为什么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华北缺水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①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②地表径流量小,湖泊少,积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
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相对均衡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择调长江的水资源?
1、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径流量大
2.南水北调工程
东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
评价 优点:可利用现有河道,投资省,工程量小,工期短;水量大
缺点:①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耗能大;②水质较差;
③跨越黄河难度大,需开凿涵洞通过。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附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黄河隧洞至山东,河北,天津,干线长约1156千米 ;一路向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2.南水北调的三线工程
东线工程
中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主要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
评价 优点:
①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
②水量丰富;
③水质较好;
缺点:
无现成河道,需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大,投资大。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从长江北岸的支流汉江加坝扩容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津。总干渠长度1432公里。
2.南水北调的三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 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
评价 优点:
线路短,水质好;
缺点:
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投资大。
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金沙江调水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有什么差异?
资料一
东线
中线
西线
利用现有河道,但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利用现有工程,施工较简单且能自流供水,但线路长
线路短,但地处高寒地区,需建高坝,打超长遂洞

较大
较小
较差
较好
最好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可以利用

工程量
调水量
水质
现有条件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
长江流量
资料二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
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调水。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
长江流量
资料二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
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
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
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课时作业
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课时作业
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3.③资源调配线路输入的资源对
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读南水北调工程图,完成第1~3题。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  )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治污工程   D.节水工程
2.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优点是 (  )
A.水质好   B.工程量小
C.全线可以自流   D.供给范围大
读南水北调工程图,完成第1~3题。
3.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下列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的海水侵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地下水位,蒸发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线路如下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实施“疆煤东运”的原因。
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②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③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线路如下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3)说明“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减小交通运输压力;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①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等)
材料一 位于钱塘江上游的千岛湖,是水电站建设时拦蓄而成的人工湖,其水量充足,是理想的优质水源地。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全程采用隧洞、管道方式封闭自流输水,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使这些地区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材料二 千岛湖引水工程线路示意图。
(1)简析作为水乡的杭嘉湖地区新建引水工程的原因。
①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②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质下降;
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水品质要求提高;④受咸潮影响增大,水质下降。
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缺水
水质性缺水(南方)
综合思维——千岛湖引水工程
材料一 位于钱塘江上游的千岛湖,是水电站建设时拦蓄而成的人工湖,其水量充足,是理想的优质水源地。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全程采用隧洞、管道方式封闭自流输水,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使这些地区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材料二 千岛湖引水工程线路示意图。
(2)该引水工程全程采用隧洞、管道方式封闭自流输水,该方式有什么益处?
①封闭输水可减少水资源下渗、蒸发流失;
②防止输送过程中水体遭受污染;
③自流输水可节省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④隧洞、管道方式输水可缩短输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