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高一年级 化学必修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呢?离子化合物NaCl 的形成过程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失去e-失去e-后得到e-后Na+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1.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2Na + Cl2 2NaCl2e-还原剂氧化剂因此,我们可以说: 但是,也有一些反应,分子里仅有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例如:H2和Cl2的反应[结论]
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物HCl 的形成过程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子对的偏移H Cl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H2 + Cl2 = 2HCl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 0 +1 -1在氯化氢分子里, 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 共用电子对偏向氯, 偏离氢, 故氯显负1价, 氢显正1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
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起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H2 + Cl2 = 2HCl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 0 +1 -12Na + Cl2 = 2NaCl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0+1 -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的关系简图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和化合价升降关系,可以表示如下:-4 –3 –2 –1 0 +1 +2 +3 +4 +5 +6 +7氧化、失去e-,化合价升高还原,得到e-,化合价降低总结得到氧的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有氧得失的反应得氧失氧同时发生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元素化合价
降低的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化合价升降同时发生失去电子(偏离)的反应得到电子(偏向)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得失电子(偏移)同时发生片 面特 征本 质(一)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化合价升高,失去4e-,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得到2×2e-,被还原查步骤:找标画写得失电子数 =化合价变化了的原子个数×︱化合价价数之差︱
(2)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指向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②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的字样。
③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相等。练一练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反应:②2KClO3 2KCl+3O2↑C变式训练2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注明“被氧化”、“被还原”。
①Fe2O3与CO在高温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lO3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电子转移情况,然后再确定被氧化、被还原。
答案:〖小结〗⑴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
⑶失e- → 化合价升高 → 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升、失、氧(还)”
得e- → 化合价降低 → 发生 还原反应,氧化剂
“降、得 、还(氧)”(本质) ( 特征)(变化)(反应物)2.单线桥法表明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
(二)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步骤:找画写4e-练习:2e-查(2)注意事项
①单线桥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变价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②不需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③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④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原子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原子。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发生了得氧、失氧的变化
B、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D、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练一练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H+ H2O
B、 SO3 H2SO4
C、 Fe3+ Fe2+
D、 Cl- Cl2
√练习:1、在黑火药的爆炸反应2KNO3+S+3C==K2S+N2↑+3CO2↑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得电子的原子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CN、SN、SC 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A .2KClO3 2KCl + 3O2↑
B 2P + 5Cl2 2PCl5
C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2H2O
D H2 + Cl2 2HClC课堂练习
Ⅰ.分析表格,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结论] 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如下图:非氧化还原反应投影练习例一 下类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的是( )
A SO3+H2O==H2SO4
B 2FeCl2+Cl2==2FeCl3
C CaO+H2O==Ca(OH)2
D 2Cu+O2+CO2+H2O==Cu2(OH)2CO3B、D1.常见的氧化剂活泼非金属单质:
含氧酸:
高价盐: O2 S Cl2 Br2浓H2SO4 HNO3FeCl3 KMnO4二、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活泼的金属单质:
低价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Mg Al Zn FeCOH2 C2.常见的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一 守恒律电子得失相等 原子个数相等应用于方程式配平和计算二 强弱律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能力的强弱。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1.根据反应来判断: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也可判断反应能否发生)例: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①2A-+B2=2B-+A2
②2C-+A2=2A-+C2
③2B-+D2=2D-+B2由此可以判断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该反应不能进行知识点应用B、C(三)根据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情况判断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根据反应程度来看:氧化性:Cl2>S(四) 根据价态来看。同一元素最高价只有氧化
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应用于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同一氧化剂作用于不同的还原剂时,先与还原
性强的反应。以此类推。
同一还原剂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同理。)例:在含有Cu(NO3)2、Mg(NO3)2和
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首先置
换出来的是( )
A Mg B Cu C Ag D H2C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煤、煤气、天然气的燃烧、酿酒、炒菜、食物的腐败,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人和动物的呼吸等。
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冶炼、石油化工、合成氨工业、三酸二碱的生产、日用化工、电镀、干电池、蓄电池及尖端的空间技术上用的高能电池的制取等。
农业生产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发生的变化、土壤结构中的许多物质发生的变化、农药的制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