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案(湘教版)
课题 日本教案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状况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重点 领土、地形、气候、资源的特征 难点 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法 讨论、交流、互动 教具 地图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 情 导 入 播放日本歌曲《北国之春》 欣赏歌曲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和 探 究 (过渡)大家刚才听到的是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大家对日本了解多少? (总结)对日本大家比较熟悉,但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今天咱们来系统学习下这个国家。 领土范围(出示世界地图) 日本领土特点:岛国,3000多个岛屿。 四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隔海相望。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30°N-45°N,130°E-145°E 填图练习 1、学生回答 2、学生指出日本的位置并思考领土特点。 3、上黑板指出四大岛并填图。 4、分组讨论日本位置特点(经纬度、海陆、半球) 5、上黑板据图描述日本位置。 6、讨论思考填图。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和 探 究 板书设计 三:气候特征 合作讨论思考:据东京与北京气候比较表回答问题: 1、a、b两图分别表示哪个城市? 2、气温:夏季:北京比东京(),冬季:北京比东京() 3、降水:东京比北京() 特点:(1)海洋性突出 出示季风气候图,提问:日本气候的另外一个特点? (2)季风气候显著。 提示: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出示图片:日本樱花开放时空分布图 思考:为什么南北樱花开放时间差异大?(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出示图片:台风 结论:日本气候最后一个特点:受台风影响大。 转折:台风会带来很多坏处,是日本自然环境的一个不好方面,那么日本自然环境还有什么不好方面?(火山、地震) 引入:日本的地形 自主探究:1、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2、日本的最高峰是什么?最大的平原是? 3、日本为什么被称为“火山地震博物馆”? 总结:山地丘陵为主,占国土四分之三,平原面积小,位于沿海地带 ,其中关东平原面积最大。最高峰为富士山。 出示富士山图片 转折:富士山虽然美丽,但却是一座活火山,且只是诸多火山中的一座。 问题:为什么日本多地震火山? 图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 图片:地质灾害图片 学以致用:日本的自然环境给日本带来诸多不利之处,有没有带来有利的方面? (1、海运便利2、海岸线曲折,渔港多,渔业资源丰富,3、森林覆盖率高。) 转折:渔业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但缺少什么资源? 图片:矿产匮乏 转折:虽然自然条件不利,但日本却是经济发达国家。 (出示相关材料加以佐证。) 拓展应用:日本国土只有37.5万平方千米,只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四面临海,人多地少,矿产匮乏,且多火山与地震,却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借鉴意义?(提示:善于学习、改革创新、扬长避短….) 本课小结:岛国多山多港湾,火山密布地震繁。 季风气候海洋性,仅有森林水资源。 关东平原东京美,富士山高樱花开。 原料燃料靠进口,国际市场阔无边。 日本 一、领土范围:岛国 二、 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韩国、朝鲜等国家隔海相望。 三、气候特征;海洋性特点,季风影响大,易受台风影响。 四、地形特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 五、矿产资源匮乏。 7、结合课本思考讨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欣赏富士山美景 思考回答 增加有关防震的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让学生根据课外知识的收获来回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思考有利方面, 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形成环保意识。 思考回答 培养坚忍不拔精神 培养爱国意识 集体朗诵
拓 展 应 用 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37.8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多火山地震,且资源极其贫乏,但是却是世界非常发达的国家,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课 后 记 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方式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为学生作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分析,可以达到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但是也不能简单讲解。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讲,一节课接收这些知识确实难度很大。教学中要注意方法规律的总结和指导,一定注意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