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8 16: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长文章的特点,交流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成语,练习讲述成语故事及含义。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彩,并仿写句子。
3.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教学中,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是怎样阅读长文章的,再与同学讨论、交流,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迁移运用。
2.词句段运用
本栏目教材安排了两项内容,需要一一落实。第一题是了解并积累与古人读书求学相关的成语故事。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故事,再在课上读准、读熟成语,并分享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第二题是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彩,并进行仿写。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爱憎感情,再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先让学生读熟古诗,再通过查资料、与同学交流等方法,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精彩语段,搜集一些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2.积累成语,练练讲讲成语故事及含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掌握方法
1.回忆交流:本组教材中有哪几篇课文?
2.后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组长汇报交流。
生1:后三篇课文篇幅都很长。
生2:每篇课文都分成几个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标示3个部分(全文共5部分),《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生3: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生4:每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我在阅读长文章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这样就会与当前阅读内容联系起来。当遇到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我也会运用阅读策略进行大胆的预测,然后通过阅读下文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小结:是的,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每部分之间的联系串联起全文,还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给每部分拟小标题的方法,更好地梳理课文的内容。
4.引发思考:我们阅读长文章有什么好办法?
(1)出示《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中的泡泡语,引导学生体会阅读长课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提炼关键词,总结阅读策略。
5.运用所学方法扩展阅读。
(1)推荐阅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2)默读文章,想一想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尝试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二、读成语,猜人物或故事
1.课件依次出示成语,学生猜人物或故事。
2.总结表扬最终获胜者。
3.课件出示成语:
课件出示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chǔ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1)多种形式读成语: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检查读。
(2)小组内说说成语的故事和含义。
(3)汇报交流故事及含义,教师相机补充。
(4)学生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①学生独立完成写句子的练习。
②同桌互相读一读写完的句子。
③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句子。
(5)导学: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说一说,让同学们猜一猜成语的故事和含义。
三、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课外拓展阅读长篇小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爱憎情感,进行仿写练习。
2.熟读古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背诵。
教学过程
一、表情达意,学会比喻
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
课件出示 (1)第一组句子:
①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qiū),怎么也抓不住。
②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第二组句子:
①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说一说:两组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第一组句子让我感受到雨来的调皮可爱;第二组句子让我感受到敌人的凶残与冷酷。
4.师总结:同样是比喻句,不同的喻体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
5.练一练。学生练习改写教材上的句子,体会不同的喻体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6.学生交流。
二、积累诵读,日积月累
(一)谈话:同学们,李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大家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有名,所以人们称他为“诗仙”。(介绍历史背景)
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敬亭山。(敬亭山是山名,诗题的意思是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前)
3.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
(三)品悟诗意,感受意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生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过渡: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
三、朗诵全诗,熟读能诵
1.尝试背诵,要求学生边背诵边想象画面。
2.展示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