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 9.电荷与电流 暑假讲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 9.电荷与电流 暑假讲义(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6: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讲 电荷与电流
知识与技能:掌握摩擦起电和电荷规律,掌握电流的形成、方向和基本电路相关知识;
习惯与方法:科学来源于生活,养成用科学角度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善于发现问题;
思维与素养: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形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来获取新科学知识。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富兰克林对物理学的贡献主要在电学方面,是探索电学的先驱者之一。
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曾经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具体表现为:①说明各种电现象的理论,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②揭开雷电现象的秘密,制作了避雷针。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其他方面的成就:数学方面,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
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
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既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
今天的课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富兰克林的雷电之路。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实验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物体有了吸引 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
实验2: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把一根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悬挂起来,利用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2.利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这说明:自然界有 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
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探索未知:摩擦起电的原因?
了解原子结构:常见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 。这是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实验3:①用橡胶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
现象: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分析: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②用金属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
现象: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分析: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知识点二、电流和电路
思考探究1: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 提醒:千万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电流: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表明有电荷持续流过小灯泡。电荷的 形成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正、负电荷均可)的 形成电流。
思考探究2:发光二极管也叫LED,具有 的特点。
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与电流方向 ;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
思考探究3:怎样使小电扇持续转动?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只有电路 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3)导线:输送电能(4)开关:控制电路
生活中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都是由简单的电路组合成的。
二、电路和电路图
电饭锅下的电路,你能看明白这些线是怎么连接的吗?
1、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 。
2、电路元件符号:
3、如何画电路图?
  请画出以下电路的电路图。
4、电路的状态
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电路中不会有电流流过的电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或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电路。
通路 断路
电源短路 用电器短路
电源短路时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精熟讲授①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这是由于(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电荷,使玻璃棒带电
B. 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玻璃棒带正电荷
C. 玻璃棒失去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带正电荷
D.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呈电中性
高效演练1-1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移动到金属箔上
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移动到金属箔上
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移动到带电体上
D.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移动到带电体上
高效演练1-2 四个悬挂的轻质小球,静止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 B球与C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精熟讲授② 金属导电时,在电源外部( )
A. 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都是从正极到负极
B. 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都是从负极到正极
C. 电流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D. 电流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高效演练2-1 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B.电路中只要接入电源便一定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精熟讲授③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的是( )
A.灯泡L2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灯泡L2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高效演练3-1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探究其故障: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由此可知( )
A. L1断路 B.L2断路 C.开关断路 D.电源断路
精熟讲授① 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聪明”电路,“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 )
选项 电路设计工作要求 开关使用情况
A 白天,灯不亮 闭合S2 断开Sl
B 晚上,睡前,灯亮 断开S2 闭合Sl
C 晚上,拍拍手,灯亮 闭合S2 断开Sl
D 晚上,遇打雷,灯不亮 断开S2 闭合Sl
高效演练1-1 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两只电灯L1和L2都不亮,同时闭合开关S和S1时, 灯泡L1亮,L2不亮,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灯L1开路 B.灯L2开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将电路元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