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9 07: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 ——明陈邦瞻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高中历史 / 部编版 / 高一上册/第三单元
通过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不同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标准
根据教材60页梳理农业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意义
(一)农业之变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
物的农户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棉花种植:宋朝开始,元朝逐渐
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下,
边疆农业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之变
北宋自越南引进的良种
——占城稻
生长时间短、耐旱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手工业之变
部门 发展概况 意义
制瓷业
矿冶业
印刷业
根据教材60-61页梳理手工业发展概况
(1)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2)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手工业之变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青花瓷
瓷器质地坚硬不吸水,敲击响声清脆,比陶器更加美观、耐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瓷器,逐渐形成青瓷、白瓷等不同类型,宋朝制瓷工艺达到了高峰。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采煤示意图
仇英摹本上的书坊
知识产权意识:“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这个“牌记”,载有出版人、刻书人、出版日期、版权声明等信息,类似于今日书籍的版权页。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
(二)手工业之变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商业和城市之变
农业发展
粮食增加
种植经济作物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手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
——马克思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
(本朝)未尝折困天下之富商巨室。
——宋·陈亮
阅读教材,结合清明上河图思考:宋朝的商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朝的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驼队:
与少数民族贸易往来
码头卸货:
商品由内河航运而来
刘家上色沉檀拣香:
外来商品,海外贸易
(三)商业和城市之变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运钞车:货币需求量大、铜钱笨重
占道经营:
打破空间限制
栀子灯与灯箱:
打破时间限制
宋朝的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三)商业和城市之变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外卖
茶坊
美容店
酒楼
修车店
饮料店
宋朝的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三)商业和城市之变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成就 具体表现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
边境贸易
海外贸易
货币流通
城市兴盛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
城市管理:放松;重要城市:宋东京、临安;元大都
宋朝的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三)商业和城市之变
一、经济之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
根据地图及所学,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二、格局之变——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二、格局之变——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靖康之变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安史之乱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永嘉之乱
江南开发
魏晋南北朝
唐中叶后
宋朝
(1)经济因素:北人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宜农业发展。
(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
(4)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二、格局之变——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经济: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
商品经济发达。
(2)交通:海上交通运输改善,
海上贸易繁荣。
(3)人口: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
比重不断增长。
(4)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
(5)文化:促进南方文化教育事
业发展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北宋籍贯可考的进士9630人,南方9164人,两浙、两江和福建五路7038人,占总数的73%。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文化重心南移
二、格局之变——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三、经济重心南移
①从南方考生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公平。
②从国家全局角度来看,南北分卷解决了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平衡南北利益。
③当今高考制度各高校按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也可以看到这项制度的影子。
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农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
商业发展
经济之变
社会之变
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马克思
二、社会之变——宋元的社会变化
宋朝社会有何新变化?
1、门第观念的淡化,平民社会的到来。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重视门第→不问家世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
主奴依附→自由契约
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贵贱有序→身份平等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 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不抑兼并、管理放松
三、社会之变——宋元的社会变化
总结宋元时期出现一系列社会变化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士族门阀的衰退;
科举考试的作用。
三、社会之变——宋元的社会变化
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结合本课所学史实来论证钱穆先生为什么称宋以后为后代中国?
巩固拓展
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和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速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在社会方面,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普遍发展之下,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经济之变:商业化、市场化、货币化、城市化
社会之变:平民化、契约化、平等化、流动化
课堂小结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之变
三、社会之变
1、农业之变
2、手工业之变
3、商业之变
1、门第观念削弱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二、格局之变——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