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4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8 20: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长江流域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水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类型
3.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大气污染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水体污染
农业环境问题
工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光污染
全球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
第三产业环境问题
活动
环境
环境
物质、能量
废弃物
物质、能量
废弃物
人类
社会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一)、资源短缺
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人类长期大规模的( )与破坏
某些自然资源数量( )
质量( )
开采
锐减
下降
2001年“第二届世界水资源论坛”部长级会议指出今后20-25年,人类用水量将增加40%左右,世界面临资源的严重危机;报告还指出到2025年世界新增30亿人口,所需供水缺少20%,加之浪费与污染可达50%以上;据“平衡与人口协会”估计,20-30年内缺水人口可达15-20亿人。
水资源危机
土地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危机
阅读下列资料,讨论自然资源减少的原因。
从土地资源来看,1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029人/千米2 ,2015年则超过 56人/千米 2 ,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294公顷,2015年则减少到0.194公顷,在40年内下降了1/3。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
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
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1000多亿吨。尽管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开采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表现 原因 对策
水资源短缺 1、水少---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 2、用的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3、不能用---水污染严重; 4、其他原因,如还到型缺水 1、“开源”---跨流域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
2、“节流”---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发展耐旱作物。。。
耕地资源短缺 1、建设占用土地; 2、生态退耕; 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损失的土地; 1、保护
2、合理利用
3、保护生态环境
能源短缺 1、分布不均; 2、供不应求; 3、利用率低; 4、浪费严重; 1、“开源”---开发新能源、多渠道进口、跨区域输送、加强勘探与开发。。。
2、“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减少浪费。。。
(二)、生态破坏
人们长时期地( )森林和开垦草原
( )
遭到严重 破坏
生态失衡
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
( )
砍伐
生态系统
生态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单位:种)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629 1096
鸟类 9672 1107
爬行类 6900 253
两栖类 4522 124
淡水鱼类 25000 734
高等植物 270000 25971
总计 302723 29285
小组讨论
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
人为原因等角度,讨论
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生态破坏问题 地区 自然原因(地形、气候) 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黄土高原、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
植被覆盖率低
地处内陆、降水少
植被覆盖率低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开发建设等
次生盐碱化
石质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演示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成因 多暴雨、土质疏松、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 破坏植被、滥垦滥牧 气候干旱、多大风;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分布 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 中亚、西亚、北非、我国西北地区
危害 使山区荒漠化,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
对策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修筑水库 保护植被,合理砍伐,合理开垦、合理放牧、合理用水
(三)、环境污染
,
,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海洋污染
大气污染
,
,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
颗粒物等,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物,腐蚀材料,影响气候,
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水污染
,
,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
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造成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
畜禽粪便等
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水俣病)
土壤污染
,
,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
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
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土壤污染物主要有工矿企业排岀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
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
虫卵等
通过农作物和水体间接影响人和动物
“镉米”事件
海洋污染
,
,
概念
特点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
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
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 难以控制等特点
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城市和工业
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施入农田的农药和化肥、石油污染、热污染和固体废弃物
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
影响人体健康
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市与乡村
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环境污染
乡村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生态破坏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
活动p111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活动
当前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全球变暖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 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 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 况发生变化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等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臭氧层空洞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降低人的免疫力,导致皮肤 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剂,参与国际保护臭氧
层合作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酸雨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主要在南方地区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的生存;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对矿物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小结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主要环境问题
概念
类型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C 
B 
读漫画,回答3~4题。
3.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体污染
B. 全球气候变暖
C. 自然资源枯竭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4.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 开矿毁坏岩层
B. 任意排放废弃物
C. 乱砍滥伐森林
D. 过度抽取地下水
C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