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及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禁锢(gù) 愚钝(yū) 诚惶诚恐(huáng)
B、不逊(xùn) 黝黑(yǒ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C、绯红(fēi) 诘责(jí) 叱咄(duō) 深恶痛绝(wù)
D、缥碧(piǎo) 搓捻(cuō) 觅食(nì) 期期艾艾(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黯然失色 明知故犯 喧宾夺主 窥伺
B、冥思暇想 甜言密语 鞠躬尽瘁 矍铄
C、长吁短叹 眼花僚乱 迫不急待 斑斓
D、粗制滥造 正经危坐 头晕目炫 剽悍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4. 古诗文默写。(8分)
(1)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2)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呐喊,志趣的表达。李白《行路难》中“ _,
__”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龚自珍《已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无私奉献的情怀。
(4)《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熙凤的性格是多面性格的交融:协理宁国府,机警能干;弄权铁槛寺,敛富贪财;毒设相思局,阴险毒辣。(《红楼梦》)
B、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一杆长枪,两救幼主,征战无数,屡建奇功。(《三国演义》)
C、宋江原是一刀笔小吏,怒杀阎婆惜后被逼上梁山。人称“孝义黑三郎”的他,在回沂州接老父时,曾杀了四只吃掉老父的老虎。(《水浒传》)
D、菩提祖师住在灵山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西游记》)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65位全球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下表。
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
谈有利影响 因特网 手 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92﹪ 5﹪ 3﹪ 0
谈有弊影响 6﹪ 8﹪ 6﹪ 80﹪
⑴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⑵请概括统计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⑶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0分)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范志红
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 要看的是哪些项目?
首先看食品类别。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作“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不能叫作“调味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幼儿喝。
第二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有三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饭。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
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一词的后面。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看多了就习惯了。
第三看营养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含量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也就是“热量”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这几个项目,自然是越低越好的。
第四看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下觉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了水,包了冰,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少分量。
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就算没有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QS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超市销售。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在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但产地说明还是值得看看的,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心。产地污染大的地方,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
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摘自《这样选购食品最安全》有改动)
7.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本文提示,如果你再到超市买食品,你要看包装上的哪几大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
答:
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0分)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词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阳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地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令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地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3期)
12.品味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4分)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2分)
⑴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⑵佳木秀而繁阴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8、这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作答。(2分)
19、这两段文字的景物描写都很好,然而有各有千秋,请认真阅读,试着对比赏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斗十千”的“金樽清酒”和“直万钱”的“玉盘珍羞”为什么引不起诗人的食欲?
21、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五、作文(50分)
星期六,阳光普照,小凡的妈妈把小凡的被子拿到阳光下晒了晒。在外面玩了一天的小凡,晚上到家就扑到床上。突然,他一跃而起,双眼模糊地注视着妈妈说:“妈妈,‘爱的味道真香、真甜!”妈妈一怔,随即拥抱了比自己还要高的儿子……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共25分)
1. B(2分)
2. A(2分)
3. 选B。“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2分)
4. 古诗文默写。(7分)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 C.
6.答案:(1)将“全球”调至“65前.(2)网络对年轻人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则是有害的。(3)略。示例:①青少年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因特网搞好学习,发展才能。②电子游戏会迷失青少年的心志,千万不可染指。③呼吁家长、教师、有关部门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监督,禁止他们玩电子游戏。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20分)
7.答案:包装上的食品说明 这个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食品说明称为食品的“简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答案:食品类别,配料表,营养含量,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认证标志。
9.答案:说明了原料排序的法规要求(或说明了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该排在最后一位),浅显易懂。
10.答案: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答案:选择调味牛奶。“调味牛奶”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调味的成分,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乳饮料”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
12.答案:①从久远的古代就倍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
13.答案:①自古至今倍受重视的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的感动;④被闲置的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的失望与伤心。(答对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14.(1)答案: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
(2)答案:没有忘记。因为:①父亲多年在农村劳作,与蓑衣结下了深厚的感情;②文末,了解父亲的“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③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的。
15.答案: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②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21题。(共12分)
16.答案: 开:放晴 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17.答案:(1)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2)有时候太阳出来,而林中的烟雾慢慢散开;有时候浮云归返,而山间就跟着晦暗了下来.黑暗,光明交替变化,那就是山中的黎明和黄昏.
18.答案:前者悲,后者乐。
19.答案:略。前者渲染了一种阴雨变化中的气势,以此烘托心中之悲;后者写出了山涧四时的景物变化之美,以烘托乐而无穷的心境。情随景迁,景随情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23题。(共4分)
20、因为此时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21、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对未来充满信心。
五、作文(40分) 评分标准
一类(36~4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30-3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25-2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20-2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19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