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古代人物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6-05 22: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中国古代人物画1.人物画简介
2.人物画技法
3.人物画欣赏人物画简介 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对自身状况及周围的世界都无法理解,尤其对雷鸣电闪等自然现象充满恐惧与好奇,故创造了神的形象,企图用神的力量与自然力量相抗衡,于是神话与神画诞生了。 
  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产生的源头。直到汉代,中国人物画才开始脱离神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画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代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魏晋六朝时期人物画注重对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现,由此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基调,并成了千古不移的准则。人们对形而上的神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形。“以形写神”、“传神”,成了中国人物画的传统。这一时期提出的“形神”、“气韵”等绘画审美概念也是该阶级人物画成就的概括。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人物画方面,画院画师为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而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民间人物画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描绘的对象,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摆脱了“鉴戒贤愚”的人物画传统。
元代以后,由于社会审美潮流的影响,人物画已退至末席,绘画上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往往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或符号。
明代人物画仍不占主要地位。
晚清以前,清代人物画仍呈现出颓势,但晚清海派人物画的加入,将中国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 。 人物画技法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 :
1.白描画法
2.工笔重彩画法
3.写意画法(简笔画法)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 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 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 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 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 感。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 1. 行云流水描 2. 高古游丝描 3. 铁丝描 4. 柳叶描 5. 琴弦描 6. 蚂蝗描 7. 混描 8. 橛头钉描 9. 曹衣描 10. 钉头鼠尾描 11. 折芦描 12. 减笔描 13. 战笔水纹描 14. 竹 叶描 15. 橄榄描 16. 蚯蚓描 17. 枣核苗 18. 枯柴描 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 性的画法,晚唐周的簪花仕女图即为典型的作品。画工笔重彩法适宜使用熟纸或绢,通常可分成六个步骤:
(一)起稿
(二)钩线
(三)分染底色
(四)著色
(五)罩色
(六)提色 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 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画家梁楷发展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 ,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 作品「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皆运用豪放而简洁 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近代自扬州八怪以来,也 有不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的画家,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 个主要潮流。
画写意人物宜选用生纸,通常先以炭笔在画纸上轻轻钩画 轮廓(如已熟练,则不必用炭笔钩轮廓),然後蘸墨先画主要 的线,涂上大的墨色面逐渐加重,再画次要的线与色面,尽量避免用琐碎的笔墨,以免破坏整体统一。人物画欣赏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