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判断
4.能够区分物质的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5.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判断
4.能够区分物质的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5.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导入新课
世间万物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化学的角度看,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物理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P7实验1-1中实验(1)(2)(教师简单介绍实验仪器)
教师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方法导引
做化学实验时,应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液态的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蓝色固体被研碎为蓝色粉末
无新物质生成
无新物质生成
在实验1-1(1)和实验1-1(2)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为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经过研磨后变成粉末状的胆矾,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比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实验1-1(3)和(4)
观看实验视频,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无新物
质生成
(2) 块状的胆矾 蓝色固体被研 碎为蓝色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无新物
质生成
(3)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生成,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在实验1-1(3)和实验1-1(4)中,胆矾和石灰石(或石灰石)在变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比如木炭燃烧,铁的生锈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H.米饭烧焦
J.汽油燃烧
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发光
C.火药爆炸
G.植物光合作用
D.气球爆炸
J.汽油燃烧
I.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F.呼吸作用
E.海水晒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再如,硫酸铜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补充: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补充:
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偷偷告诉你
描述性质时常用“能”“可以”“会”“易”“难”“具有”等关键词,描述变化时往往用“生成了”“变成”等词语。
小试牛刀
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所对应的字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固体 ;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烧 ,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A
D
A
C
A
B
D
再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