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1.B(“人不可能同时拥有现实与虚拟空间”错误,原文是“虚实两个空间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新特点”)
2.D(A项,原文是“几乎都”,这里太绝对了;B项,“只要……就”,不合逻辑;C项,原文是“无法在事后字斟句酌”,并非“无需字斟句酌”)
3.A(B、C、D均来源于新媒体)
4.对比。(1分)通过口语交流与网络交流的对比,突出了网络交流“落字无悔”等特点(2分),使人印象深刻(1分)。
5.①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来加强对网络语言使用的监管;②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在发语之前要三思,不能口无遮拦(答“更加慎重地对待语言文字,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的日常表达”也可);③网络材料的阅读者要有良善之心,不能断章取义、上纲上线、暴露对方隐私。(每点2分,共6分)
6.B(A项,“萧条破败”程度过重。C项,“主要是突出李教授回忆父亲诸多事情后的伤痛心情”错,是为了行文简洁而对酿谷酒其他工序的省略。D项,以偏概全,原因不止这一点;另外,原文中“据说”具有不确定性)
7.D(小说中在塑造父亲形象时没有心理描写)
8.原因:①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酿谷酒的技艺;②要感恩父辈、回报乡亲,帮助乡亲脱贫致富;③出于对家乡的热爱。(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共4分)
9.①回忆与现实情节相互推动,使小说内容丰富,层次分明;②使李教授在父亲影响下既乐于传承又敢于创新的形象更加鲜明;③深化了小说传承与创新、知恩图报的主题。④打破时空阻隔,使酿酒工序反复出现,令读者印象深刻。(每点2分,答对3点即满分,共6分)
10.A(从语法与句式对称角度,应这样断“立覆篑之基/成九仞之功”,排除B、D项;从语法角度,“之”作“捐”的宾语,“愚”作“为”的主语,排除C项)
11.C(一车四马为一乘)
12.D(“喜形于色”不正确,原文是“有愠色”)
13.(1)流亡在外的臣子,能够免罪已是幸事,至于能这样回到故国的荣耀,不是我敢奢望的。(得分点:“羁旅”、“幸”、“本邦”、“望”各1分,共4分)
(2)邺城必定会丢失,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前秦俘虏了。(得分点:“亡”、“吾属”、被动句式、“虏”各1分,共4分)
14.⑴否/未听从。(1分)⑵因为:①苻坚要收揽天下英雄来廓清(统一)天下;②作为国君,苻坚不想言而无信,失信于天下。
【参考译文】
东晋海西公太和四年(369年)。前燕车骑大将军、吴王慕容垂投奔前秦。当初,前秦王苻坚得知前燕太宰慕容恪的死讯后,暗中怀有图谋前燕的打算,但害怕慕容垂的威名,才不敢付诸行动。等到听说慕容垂前来投奔,苻坚非常高兴,亲自去城郊迎接,紧紧握着慕容垂的手说:“天生贤士豪杰,必定可共同成就大功,这是天命。我要与你共同平定天下,功成后登上泰山,向上天告捷,然后让你荣归本国,世代封在幽州,使你离开故国,却不失做儿子的孝道,归附于我却也不失为事奉君主的忠臣,不也是一件美事吗?”慕容垂拜谢道:“流亡在外的臣子,能够免罪已是幸事,至于能这样回到故国的荣耀,不是我敢奢望的。”苻坚又喜爱世子慕容令和慕容楷的才气,对他们都厚礼相待,赏赐金钱达巨万之多,每次进见,苻坚都注目端详他们。关中士民向来就听说过慕容垂父子的大名,全都向往仰慕他们。王猛向苻坚进言说:“慕容垂父子犹如龙虎,不是可以驯服之人,如他们得到了有利的时机,将不能再控制得住,不如趁早除掉他们。”苻坚说:“我正在收揽英雄来廓清天下,怎么能杀他们呢?况且他们初来之时,我已经开诚接纳他们了,匹夫尚且不食言,何况大国君主呢!”于是让慕容垂担任冠军将军,封为宾徒侯,让慕容楷担任积弩将军。东晋海西公太和五年(370年)。前秦大将王猛率军攻克壶关,前燕黄门侍郎封孚询问司徒长史申胤说:“局势将会变得怎样呢?”申胤叹息说:“邺城必定会丢失,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前秦俘虏了。然而岁星在越国时,吴国逆天讨伐,最终遭受大祸。现在福星在燕国,前秦虽然得志,但燕国复兴,不会超过十二年罢了。”当初,前秦王苻坚进入邺城宫殿,慕容垂见到前燕的公卿、大夫和过去的幕僚官吏,脸有怒色。高弼秘密地对慕容垂说:“大王凭借祖宗积累下来的资本,胸怀英雄盖世的韬略,遭遇坎坷,暂时寄身外国。现在虽然国破家亡,但怎么知道这不是复兴机遇的开始呢?鄙人认为,对待故国的旧人,应当具有江海一样宽广的度量,用来宽慰结纳他们的心,以便在倾覆的故土上一点点积累根基,最终建成九仞之高的大功。怎么能因一时的怒气而把他们全部抛弃?我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是很不可取的。”慕容垂很高兴,听从了他的建议。前燕原来的太史黄泓感叹说:“燕国必定中兴,恐怕应在吴王吧?很遗憾我已老了,赶不上看到罢了。”汲郡人赵秋说:“天命在燕可前秦灭亡它,不到十五年,前秦必然再被燕国占有。”
15.B(颔联是虚写,想象之情景)
16.①视听结合。“树色”视觉描写,“砧声”听觉描写,绘声绘色,渲染凄清氛围。②拟人。树色催寒,“催”字人格化,让景物浸渍了深情。③想象(虚写)。诗人想象魏万途经关城与抵达京城后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担忧、关切的心情。④对偶。“关城”“御苑”,“树色”“砧声”,“催寒近”“向晚多”两两相对,句式工整,音韵和谐,互相映衬,效果极佳。(每点2分,三点即满分,共6分。视听角度,若从多感官结合——视、听、触觉的角度分析,也可;答“借景抒情”,酌情给分)
17.⑴且知方也 吾与点也 ⑵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⑶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6分)
18.C(剔透:明澈。透明:透彻;晓悟。剔透,更合语境。温柔敦厚:温和柔顺,诚恳宽厚。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有礼貌。温柔敦厚更合语境。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大喜过望:因结果超过了原来的期望而特别高兴。受宠若惊,更贴切。崇尚:尊重而推崇。向往;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热爱羡慕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其宾语多是某种生活境界。崇尚更合语境)
19.A(A项,妙玉的判词;B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C项,史湘云的判词;D项,王熙凤的判词)
20.(1)构成:怡红院中花团锦簇的生日宴与山高月小的栊翠庵/怡红院中生日宴的热闹景象与栊翠庵中的清冷景象构成对比(2分);(2)效果:通过这种对比写出了妙玉性情孤僻的特点,同时又流露出妙玉对宝玉的一丝惦念之情(形象特点2分,情感1分,共3分)。
21.①蜘蛛丝(网)有强大的集水功能 ②关节则由整齐(有序/规整)的纳米纤维组成 ③提高微纤维集水能力仍是一个挑战/对微纤维集水能力的研究仍需深入(每句2分,第三空答对意思就给分,共6分)
22.A(“在……之下”与“受……”为两种句式,B、D两项句式杂糅;“结构”是“模仿”的宾语,“微纤维”是“制备”的宾语,B、C选项成分残缺。所以选A项)
23.作文(60分)
一、审题
1.读懂材料
材料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的话,意思是,人生就像雕塑,有时需要做加法,有时需要做减法,只有加减得当,才能够创造出最精美的作品。第二部分提示语是由吴为山的话引出来的话题,“不同的加法和减法会加减出不一样的人生”暗示本文立意的方向。
明确材料内涵
学习中的加减法:多读一些优秀经典作品,摒弃粗滥低俗读物;多探求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少走一些学习上的弯路;多一些笃定淡泊,少一些功利浮躁;多一些阳光自信,少一些阴暗忧郁;多一些轻装上阵,少一些负重前行……
品德修养方面的加减法:多一些知足,少一些贪欲;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刻薄;多一些奉献,少一些自私……
明确写作要求
文体必须是议论文,加减法必须结合起来写,写作范围界定在学习或品德修养两个方面。
二、评分基准线
1.一类卷(48分—60分)
能从材料入篇,选择学习或品德修养中一个方面进行议论,能从“加法”和“减法”两方面展开论述,并能体现二者的辩证关系,文章内容丰富,论证深刻,结构清晰,语言有文采。
2.二类卷(42分—47分)
能从材料入篇,选择学习或品德修养中一个方面进行议论,能从“加法”和“减法”两方面展开论述,内容丰富,文章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三类卷(36分—41分)
能从材料入篇,选择学习或品德修养中一个方面进行议论,没把“加法”“减法”两者结合起来写,结构完整。或虽把“加法”“减法”结合起来了,却从学习和修身养性两个方面来议论。
4.四类卷(35分以下)
抛开学习或品德修养,从其他方面来议论;或议论时没谈及“加法”与“减法”。若写成记叙文或诗歌等其他文体,即便再好,均为不及格文。
三、其他扣分:
1.漏抄标题,扣2分。
2.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扣1~2分。
3.字数不足,视结构完整与否酌情扣分。
①600字以上,结构完整,每少50字扣1分;结构不完整,每少100字扣10分。
②600字以下,无论结构是否完整,30分以下给分;400字以下,20分以下给分。
4.抄试卷阅读材料超过100字的,一律判5分。只写一两句话的,给2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
5.字迹潦草,胡乱涂改,酌情扣分,扣分不超过5分。490410
从李其投懂事川始,父亲就手北手地教地酿谷酒。父亲说,谷酒是古老的传统酒种,用相
什原补,川儿什小曲象糖化发硝,用法馏槽遍出酒水。父亲还说,早知谷是酿谷酒的好村林,
音川相行,八吗消山,使可酿出:四十到五十斤好酒。
川着父的消香长大,女儿山:落成十七八的大姑娘。1977年,父亲的酒香给女儿带来好运,
娜年川家收复考。女儿虽然只读过初中,但地聪明好字,仅仅复习两个月,1977年冬天的高
专从就了地,心,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飘然而至。女儿欣喜若狂,父亲愁眉苦险。上北京谈书开
钏人,站费、生活饮,扣略算下来也得百十块。父亲手头最多也就能够拼凑出二三十块,家里
成有见从的谷酒,可一川半响也卖不出现线来。
八以刘以长刈她父亲说,大学砸锅卖铁也得上。刘队长在高音喇叭里动员,还挨家挨户
门做1什,小家车山三火,西家凑齐五元。父亲说,你们的血汗钱,咱该咋还呢?村里人说,
川谷酒还州,拿三火的换十斤谷酒,出五块的换十七斤谷酒。还有的人家实在掏不出现钱,就
北从父亲那里领取十斤谷酒,军到村外帮者去实,回来再将钱交给父亲。
谷消快代,利里人川这种湾朴独特的方式,将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送进北京城。
回首住事,李教投恼下眼晚,眼前一片模糊…
刊里人帮李教投收拾好三间几房。李牧授请匠人修整好酿酒设备,按者父亲的每一个环节
升始酿消。
帅凉、井曲。李教投先将复蒸好的稻谷摊凉至三十五六度,再加入适量酒曲粉末,反复井
匀。李教投说,川酒山的量很关健,一般为稻谷重量的百分之一。纯种小白用曲量要少些,传
统酒药川曲量要多此:夏季用得少些,冬季用得多些。
前糖化。李教投将井好曲的谷粒堆在竹垫上,扒平,谷粒推放厚薄要均匀。谷粒上再铺
盖一张竹垫保湿,冬季还要在竹垫上加盖一层干净的稻草保温。李教授说,培茵糖化时问要今
星准,夏季一般一天一夜,冬李则要两天两夜。当谷粒表面长满茵丝,口感香甜且微带酸味,
使忙到好处。
落缸发酵。李教投将糖化好的碚料装入缸中,添入八九成的清水,再用塑料布封缸,发酵
一个星期,即可蒸馏。
蒸馏。李放投说,谷酒蒸馏一般不去酒头,直接接酒到45度为止,尾酒倒入下一锅复蒸。
村子里又飘出了谷酒的香味儿,这酒香比李教授父亲酿的谷酒还香,还醇。
这北年,村里人不愿酿谷酒。据说,一是费力不讨好,手工谷酒卖不出商品酒的价钱,酿
得心多,亏得越多:二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子里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也快失传了:三是人
穷志如,俗话说得好,越有的越奔,越穷的越困(懒)。李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在中
清逃休前,四处拜师学艺,集中精力研究手工酿酒技术。
回归故里,李教投拿出她一辈子的积蓄,当作扶贫启动资金,带领村里人盖上新酒坊,教
村里人酿酒新工艺。李教授酿出的谷酒口感纯真,香味独特,回味无穷,易下喉,不冲头,吗
一回,就上抛。酒好,销量自然沈好。
村里人很感激,李教授让他们分享了红利,当年为地拼凑过学费的人家,每户无偿持有新
酒坊的股份。李放授还为浙谷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一1977年的酒。
(选自2022年第4期《小小说选刊》,有副改)
赣州市期末高一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