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 学科 信息技术 班级 三年级
课题 《文明上网公约》 时间
高级思维训练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文明上网公约》;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互联网终端设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交流,了解到互联网的作用,认识不同的终端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安全、文明上网公约,逐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安全、文明上网公约,逐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安全、文明上网公约,逐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8-9岁的学生大都对新事物充满着很大的兴趣,尤其是资源丰富的电脑世界。在课堂中,应注意激发并维持这一兴趣,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基于学生大都还处于具体思维阶段,对于信息技术这一抽象概念的讲解应注意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比观察等方式,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同时,小学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进入机房和进入机房之后,应多次强调,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文明的上网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探究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 学生主学
一、导入 在学习了整理、收集信息的方法之后,你能够自己尝试整理出一份去九寨沟(你感兴趣的景点)的旅游攻略么?你知道九寨沟最著名的景点么?你知道去九寨沟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么?如果不知道你会如何收集信息呢? 学生观看、交流、思考,并尝试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记录。 二、新授 (一)初识互联网 1、很多同学都提出可以上网查询相关信息。那么,你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观点。 (可能的回答:可以查资料等说法,更偏重于作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网上提供的资料不仅你可以查到,和你在一间教室的同学可以查到,其他城市、其他国家的小朋友需要这个消息也能查到。这就体现了互联网的最大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网就是为了实现信息共享的,将通信设备、通信线路同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线路。 (二)生活中常见的互联网终端 1)在生活中能够处理信息、访问互联网的设备即终端设备。在生活中你见过那些终端设备呢? 2)小组讨论,将想到的终端设备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个别小组分享 (三)文明上网 1)互联网上资源丰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如果不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注意网络安全,反而会为我们带来害处。你知道网络中哪些信息是有害的、不安全的?当不小心浏览到这些信息时,你应该怎么做呢? 2)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 三、练习与思考 请同学们在浏览器中尝试搜索《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当遇到不良信息时,不浏览,并且通过单击“关闭”按钮将网页关闭。 四、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互联网的概念与身边的终端设备。同时也学习了《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希望大家能够逐渐形成安全、文明上网的习惯。 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想法 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终端设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