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9 09: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土壤里的生物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第5单元的第13章中第1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形态有了初步认识。蚯蚓是土壤中最典型的代表。本课重在对蚯蚓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进一步认识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点。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问题来引导,让学生不断动手去做、用眼去看、动脑去想,对蚯蚓的外部形态、体表特点、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一一进行实验观察,最后将所有的观察结果整理在一起,总结出蚯蚓适应在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并且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并完成部分实验,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蚯蚓,能辨认蚯蚓的体色、体形、环带,识别前端和后端、体节、纲毛;解释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现象;
(2)概述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强化“生物与其环境想适应”的观点;
2、通过把蚯蚓放归到自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力。
【教学重点】
1、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一些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一些特点。
【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大小相似的活蚯蚓、放大镜、光滑玻璃板、毛糙玻璃板、纸板、解剖盘、清水、滴管、玻璃棒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打一动物: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泥土中,
它是庄稼好朋友,
钻来钻去把土松。
(二)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1)阅读课本P94页图左边内容,思考:
1、蚯蚓属于哪类动物?为什么?
2、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习性怎样?
(2)学生代表归纳: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蚯蚓一般生活在阴暗、疏松、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蚯蚓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上,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
地面上的碎叶等作为食物。
2、实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探究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把一条活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注意及时给蚯蚓体表补充水分)观察并思考:
思考题:
1、蚯蚓的身体呈什么形状?体色如何?
2、蚯蚓身体背面和腹面颜色、光滑程度有什么区别?
颜色(深或浅) 光滑程度(光滑或粗糙)
背面 腹面 背面 腹面
3、如何区别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
先移动 (前或后) 用放大镜观察(稍尖或圆) 环带靠 (前或后)
前端(口) 后端(肛门)
4、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手指蘸点水后,轻轻触摸蚯蚓的腹面,有何感觉?为什么?(可用放大镜观察)
提示:滑腻(黏液);有轻微“细刺”刺手(刚毛)
通过对蚯蚓外形的观察,相信同学们对蚯蚓肯定有许多新的发现,大家现在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体形呈长圆柱形,体色与土壤的颜色接近;
蚯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环带靠近前端;
体表光滑,能分泌黏液有润滑作用并完成呼吸;
来回触摸,感觉有许多突起“细刺”——刚毛。
探究2:观察蚯蚓的运动
设问:蚯蚓能在地下自由穿梭,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进行探究:将大小相似的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毛糙的玻璃板上,观察运动方式,看哪端先运动,并比较蚯蚓运动速度。(在实验中,要保持蚯蚓身体湿润)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同归纳:蚯蚓运动时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探究3:观察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连接处。用玻璃棒轻轻碰几下,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的哪边移动?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用玻璃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看一看,它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同归纳: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①身体呈_________型由许多相似的_____组成,适于在土壤中穿行;
②身体一般为____色,与土壤颜色相近,保护色;
③体表有______,可辅助呼吸且减少土壤对体壁的摩擦;
④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_____的协助进行运动;
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灵敏而准确。
3、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一、蚯蚓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二、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三、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蚯蚓的生活习性是( )
A.昼夜穴居 B.白天穴居,夜晚爬出地面取食
C.白天爬出地面取食,夜晚穴居 D.昼夜在地面上生活,觅取食物
2、蚯蚓的呼吸靠(  )进行
A.体表 B.口 C.肠壁 D.肺
3、将刚挖出的蚯蚓放到干燥环境中,不久便死亡的原因是( )
A.它穴居怕光 B.它神经系统受破坏 C.无法呼吸导致死亡 D.被饿死了
(五)课后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