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1节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2章《空中的生物》的第1节内容——鸟类,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图片,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鸟类,将学生带进鸟类王国,为学生认识鸟类建立良好的基础。接着教材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注重家鸽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系统性知识教学的方式,而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例如如何进行观察和分析。教材从家鸽的外形、羽毛、翼宽、肌肉、骨骼、呼吸器官等方面提出系列问题,为学生的观察探究指明了方向。教材在活动的最后列出了一张表格,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探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特征的完整结论。最后教材突出保护鸟类的多样性,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将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寓于教材中,增强了教材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转变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② 能力目标:
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贵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① 重点: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② 难点:
对家鸽的观察分析。
鸟类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纸飞机、电动飞机、鹦鹉、羽毛、正羽、羽绒服、翅膀、矿泉水瓶、扇子。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 课间视频播放:BBC纪录片介绍极乐鸟。 今天我们共同认识鸟类,了解几种常见的鸟类,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多媒体展示图片:粉红琵鹭和猫头鹰 你们认识这两只鸟吗?教师介绍这两只鸟。 猫头鹰:夜行鸟类,肉食性的鸟类,它吃些什么食物呢?他眼睛的辨析度是人类眼睛的1000倍,它的听觉也很敏锐,所以在漆黑的夜里能看见猎物。猫头鹰在我们国家象征着厄运和死亡,传说猫头鹰可以闻到将死之人身上的味道,发出凄惨的叫声,古代只要有人听见猫头鹰的叫声,数日之内必有人死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粉红琵鹭:颜色粉红色,毛色很漂亮的水禽,跟猫头鹰相反,西方国家把它象征着自由和吉祥。 教师抛砖引玉介绍了几种鸟类之最: 你知道世界最小的鸟类是什么吗?——蜂鸟,大小和蚕豆一样,吸食花蜜。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是什么吗?——鸵鸟,高度达2.5米,体型庞大失去了飞翔能力。 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是什么?——军舰鸟,飞行时速是300km/h,对比高铁的速度200km/h。 下面的时间交给小伙伴们,自己介绍感兴趣的鸟类。 学生回答,这两种鸟类的名字。 学生回答,猫头鹰吃田鼠等小动物。 学生回答:蜂鸟。 学生回答:鸵鸟
(二) 了解千姿百态的鸟类 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课前将学生分为6组,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制作ppt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去介绍一种鸟类。 小组1:角色扮演介绍鸳鸯。 女生化身雌鸳鸯,男生扮演雄鸳鸯,向学生介绍鸳鸯象征爱情,生殖的季节,雌雄鸳鸯经常一起觅食成双成对。 小组2:ppt介绍企鹅 学生介绍企鹅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等,教师提问企鹅是鸟类吗?企鹅为什么不会飞呢? 小组3:小品表演——乌骨鸡汤的作用 学生表演小短剧,展示乌骨鸡汤对病人良好的治愈修补作用。 小组4:ppt介绍老鹰 学生介绍老鹰的外形特点、食性、飞行特征。 小组5:实物观察鹦鹉 学生介绍鹦鹉的特点、观赏性和寿命等特点。 小组6:角色扮演介绍孔雀。 男身扮演雄孔雀,遇见雌孔雀开屏,介绍孔雀的生活习性等等。 图片展示: 问题引领,归纳总结:①上述图中的动物(野鸭、企鹅、孔雀、鸵鸟、画眉、鹦鹉)都是鸟类吗? ②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吗? ③会飞的都是鸟类吗? 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 1、被覆羽毛 2、前肢变成翼 3、有角质的喙 4、用肺呼吸 5、体温恒定 6、卵生 学生扮演雌雄鸳鸯。 学生演讲,介绍企鹅。学生回答:企鹅是鸟类,它的翅膀退化了,失去了飞翔能力。 学生小排表演。 学生演讲,介绍老鹰。 学生展示鹦鹉。 学生介绍孔雀开屏。 学生回答:野鸭、企鹅、孔雀、鸵鸟、画眉、鹦鹉都是鸟类。 学生回答:鸵鸟、企鹅、孔雀是鸟类不会飞。蝴蝶、蜜蜂都可以飞,但是不是鸟类。
(三)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三)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三)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三)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多媒体展示gif图片:鸟类自由飞翔的图片。 鸟类最显著的特点在哪里呢?那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鸟类哪些特征适合空中飞行? 活动1:游戏环节——纸飞机游戏 准备2只纸飞机:A 普通白纸,尖头飞机; B 普通白纸,平头飞机;试飞2只飞机,比赛2只纸飞机的飞行能力 。 通过游戏,提出问题1::尖头飞机的优势在哪里呢? 活动2:游戏环节——电动飞机游戏 试飞电动飞机和纸飞机,比赛2只飞机的飞行能力。 通过游戏,提出问题2:电动飞机的优势在哪里呢? 活动3:试穿翅膀 请1位体形较胖的男同学试穿翅膀模具,请你来试飞看看,能不能自由飞翔。 通过3个活动,总结飞行时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①减少阻力,②增加动力,③减轻重量。那么,家鸽在飞行时是不是也需要解决这3个问题呢? 那么家鸽是如何克服这3个问题的呢?我们从外形、结构、生理上去看一看,家鸽是如何适应空中生活的呢? 外形篇 多媒体图片展示:家鸽的外形。 观察与思考1:身体什么形状?与飞行生活有关吗? 资料分析:家鸽两翼展开后的长度:65cm,体宽:12cm,两翼之间的距离比体宽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比例说明什么?思考:当家鸽飞行时,两翼的羽毛会撑开并增大其面积,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课外知识拓展:正羽与绒羽 视频播放:鸟类的正羽和绒羽的观察。鸟类翅膀上的羽毛和腹部的羽毛一样吗? 小组活动:课前提前给学生分发正羽和绒羽,让学生分别摸一摸正羽和绒羽,硬度怎么样? 类比活动:认识正羽和绒羽的作用。①诸葛扇子和纸张扇风,谁的风力比较大?②剪开羽绒服,看一看羽绒服里填充的什么羽毛。绒羽有什么作用。 结构篇 阅读资料,学生自主分析:鹈鹕-体重达11公斤,骨骼只有0.5公斤,军舰鸟-形体类似母鸡,骨骼只有100克左右。 活动:掂量家鸽的骨骼。 观察:家鸽的骨头特点。 分析:家鸽骨骼特点与飞行生活有关吗? 学生观察课前老师制作的模具,认识胸骨,说说有什么特点? 鸟类突起的胸骨对飞行有帮助吗?借助KFC的吮指原味鸡块,发达的胸肌,给学生借鉴。 生理篇 A、观察家鸽内部结构图,说说它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观看录像:家鸽双重呼吸的视频。 借助教具,自制陆地动物的肺、鸟类肺和气囊的模具,请学生观察陆地动物的呼吸系统盛氧量大还是鸟类的? 说说家鸽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有助于飞行生活吗? B、资料分析:1、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2、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肉。 问题引领:①资料说明什么问题呢? ②鸟类的食量大对飞行有帮助吗? ③鸟类的食量大,那么它的消化系统如何呢?观察家鸽内部结构图,说说它的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 ④鸟类消化系统的发达吗?对飞行有帮助吗? C、多媒体图片:洗车后会遭遇鸟粪便的袭击。为什么生活中的爱车人士会有这种烦恼呢? 资料调查显示,鸟类直肠短,废物及时排出,减轻体重。帮助鸟类解决飞翔时候的体重问题。 D、资料分析: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博次数的比较 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心搏次数/min人0.4272鸽1.71144金丝雀1.68514蜂鸟2.37615
资料分析,说明与人类的心脏相对,鸟类的心脏怎么样?那么这么发达的心脏,对鸟类的飞行有没有帮助呢? 学生回答:飞翔。 学生参与活动,观察尖头飞机飞行比较远。 学生回答:减少了空气阻力。 学生回答:电动飞机增加了动力。 学生观察回答:不能飞翔,体重过大。 学生类比,说出家鸽飞翔也需要解决这3个问题:①减少阻力,②增加动力,③减轻重量。 学生回答: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学生回答:①说明家鸽有宽大的翼。②增加气流,有助飞翔 学生回答:腹部是绒羽,翅膀上是正羽。 学生认识:绒羽比较柔软,正羽比较硬。 学生认识:正羽可以山东气流,绒羽保温的作用。 学生分析:鸟类的骨骼轻。 学生掂量,说出轻。 骨头薄中空。 轻而坚固,减轻体重。 学生说出,胸骨突起。 学生说出,胸肌发达,有助于煽动宽大的翼 学生说出,肺和气囊。 学生观察模具,直观感受。 学生说出,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能量; 资料说明,鸟类的食量大。食量大能提供充足的能量。 学生说出:鸟类的消化器官—嗉囊、肌胃、小肠。嗉囊、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学生说出,鸟类的心脏发达,血液循环系统发达,保障物质运输,满足能量供应。
(四) 总结 教师引领学生总结: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结构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体形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翼体表被覆羽毛,宽大的翼利于飞行骨骼轻而坚固,壁薄,中空肌肉胸肌发达,有利于煽动宽大的翼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其他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血液循环系统发达
学生归纳总结,并填写表格。
六、板书设计: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1节 鸟类
(一)鸟类的主要特征:
1、被覆羽毛
2、前肢变成翼
3、有角质的喙
4、用肺呼吸
5、体温恒定
6、卵生
(二)鸟类的适应空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宽大的翼 减少体重
骨轻而坚固,壁薄,中空
胸肌发达,有利于煽动宽大的翼 增加动力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消化系统发达 减少阻力
直肠短
血液循环系统发达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课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有一些闪光点,比如教学形式多样,有游戏、角色表演,有实物体验等。在引导学生认识千姿百态的鸟类时,巧妙的引领学生收集资料、制作PPT,自主学习,学生协作,使学生完成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既能给课堂增加生机,有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协作的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通过观看视频、图文资料以及模具体验、小实验比赛等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惑,鸟类有了翅膀就能飞翔吗?鸟类在飞行中是如何做到减少阻力、减轻重量、增加动力的呢?每个学生借助家鸽骨骼、模具或者标本探究,教师进行适当点播,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寻求答案,得出重要的概念。最后以学生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总结,归纳鸟类适应空中生活的主要特征。学生在这一系列探究学习中,能获得理性和情感体验,主动构建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制作的模型——鸟类的呼吸系统和陆地动物的呼吸系统、鸟类的胸骨还利用的不够充分,在模具的渗入课堂的教学中还需要改进。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