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9 10:47:10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六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生物进化论 《物种起源》 2. 研究主题 年龄 性别 职业 30 3. 略 4. 水 氧气 食物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1分)
1. B 2. C 3. C 4. A 5. C 6. A 7. B
三、综合题。(共25分)
1.(1)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 (2)有害
(3)
评分标准:
可以从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宣传教育,推动习惯养成;投放收运三个方面解答。
在组织管理方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激励约束机制,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要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做到垃圾容器的收集物与分类标识相符,及时分类清运容器内的垃圾。
在宣传教育方面,要经常性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制度、知识教育培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选树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做法。
在投放收运环节,要按标准合理配置生活垃圾分类容器设施,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分类投放指南。与具备处理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处置协议,做到有害垃圾单独存放,可回收物统一回收。
评分细则:学生能任意写出三条建议即可。
2. (1)C (2)A (3)最开始螳螂数量会增多,螳螂数量的增加会造成蝉的数量大量减2021一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六年级
科学(满分6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831年,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开始多年的自然考察,对动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
集,提出了
学说,还出版了
2.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问卷设计要科学,要紧紧围绕自己的

有被调查人的
等项的填写要求:所发的问卷数量
不能少于
份。
3.常见的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有
人造材料有
4.阳光
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评卷人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1分)》
1.研究发现: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
上几乎完全相同;··这些事实说明(
)。
A.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2.人类的皮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
)造成的。
A.人工选择
B.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
3.同学们在课堂上谈论对绿色社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琪琪认为绿色社区就是花草树木种类多,占地面积大。
B.亮亮认为社区环境好,人们不乱扔垃圾,懂得对垃圾进行分类就是绿色社区。
C.红红认为绿色社区不仅仅有对社区绿化和垃圾分类的要求,还包括绿色建筑、垃圾
回收、新能源的使用和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
4.下列取暖方式污染较大的是(
A.燃煤供暖
B.空调供暖
C.电暖器供暖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洗碗时使用洗洁精B.在水源地游泳
C.选购无磷洗涤剂
6.研究小金鱼的死亡之谜后,同学们对“怎样养好小乌龟”产生了兴趣。紧接着,最合理
的步骤是(
)。
A.提出我们的猜测
B.选择一个因素确定研究主题C.设计实验方案
7.小明把大小相同的两只乌龟放在装有相同水质水量的玻璃缸中,然后一个投食植物性
饲料,一个投食混合性饲料。这个实验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六年级科学第1页(共2页)
A.水量的多少是否影响乌龟的生长
B.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饲料和乌龟生长快慢有关吗
C.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乌龟生长的快慢和饲料的多少有关吗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题。(共25分)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具有一定的污
染性,也有一定的回收价值。生活垃圾被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垃圾、餐厨垃圾、有
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垃圾表示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包括纸类、塑料、玻
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
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
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1)可回收物垃圾指的是
(1分)
(2)阅读材料,我们发现红色垃圾桶收集的是
垃圾。(1分)》
(3)下列垃圾桶标志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垃圾,请将下列垃圾与所对应的类型连线。(8分)
废啊料瓶
碎陶瓷碗
废汗射器
斯蛋壳
可回收物
餐可垃圾
其他垃摄
有害垃圾
(4)六一班的学生在对垃圾处理情况调查时发现,居民对垃圾怎样分类了解的少,生活中
还不能做到正确分类甚至不分类,针对这种现状,作为建设绿色社区一员,你有什么建议?
(写出三点)(6分)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树上有一只蝉,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
鸣叫,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9分)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
)。(3分)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食物关系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表示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3分)
A.树→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蝉→螳螂→黄雀
(3)如果黄雀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螳螂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3分)
六年级科学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