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巩固练19 巴西【暑假作业】地理(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巩固练19 巴西【暑假作业】地理(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9 21: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复习巩固练19 巴西
基础练
考点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家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主要位于热带 ②东临大西洋
③西临太平洋 ④东临太平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河流流量与流经地区的气候、流域面积、支流多少等因素有关。图中④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
①人口稀疏,用水少
②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炎热多雨
③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④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二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4.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  )
A.混血种人数量多 B.黄种人数量多
C.黑种人数量多 D.棕种人数量多
5.“到巴西旅游,我终生难忘!”李昊从巴西回来逢人便说。他为什么对这次旅游记忆如此深刻难忘呢 下面是他的回答,其中有一句是不正确的,请找出来 (  )
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种人
B.2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
C.在里约热内卢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D.和巴西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考点三  发展中的工农业
6.“巴西很奇怪,汽车喝酒精”说的是巴西有三分之一的汽车依靠酒精(用甘蔗加工)作为燃料,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巴西 (  )
A.石油资源缺乏 B.甘蔗含糖量低
C.铁矿多为贫矿 D.煤矿储量少
7.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前列的是 (  )
A.甘蔗、咖啡豆、柑橘、大豆
B.咖啡豆、香蕉、棉花、大豆
C.玉米、可可、橡胶、柑橘
D.剑麻、菠萝、丁子香、甘蔗
8.巴西跻身于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的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B.钢铁、宇航、石油工业
C.汽车、飞机制造、造船
D.纺织、化学、食品工业
考点四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019年8月发生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大面积的雨林,引起全球关注。据此完成9、10题。
9.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 (  )
A.森林氧气释放增加  B.森林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C.雨林植物种类增加  D.大气对地面增温作用减弱
10.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
A.大规模兴建牧场,发展乳畜业
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
1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致力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由于开发不当,产生了“修路采矿开牧场,烧荒种地砍树忙”的乱象。巴西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致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以下属于开发热带雨林造成的是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提升练
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探究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因素的时候,同学们搜集到了巴西组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下是同学们对巴西铁路分布的归纳,正确的是 (  )
①主要分布在中部 ②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③主要分布在平原 ④主要分布在高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据图推测,下列要素中对巴西铁路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  )
A.河流 B.矿产 C.人口 D.城市
14.图中巴西的北部没有铁路分布,主要原因可能是这里 (  )
①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 ②农矿资源较少
③气候湿热,人口稀疏 ④经济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我国已经全面掌握这项技术,并开始了大规模工程应用。“美丽山”项目是中国、巴西共建的特高压输电项目。下图为“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美丽山”项目 (  )
A.输电线路跨越亚马孙河干流
B.沿线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
C.需保护热带雨林区动植物
D.需防止低温冻雨损害线路
16.“美丽山”项目的实施能  (  )
A.改善巴西西北部的空气质量
B.缓解巴西东南部的能源紧张
C.充分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
D.改变巴西工业城市的分布
17.因地制宜:一个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让我们一起感悟巴西经济发展智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阴影描绘巴西的温带区域,填写其首都及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维导图填空。
(3)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关系密切,读图分析里约热内卢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4)巴西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环境效益明显,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本题组考查巴西的地理位置。第1题,读图可知,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图中穿过巴西的两条经线为40°W和60°W,根据经度分布规律可知,位于西半球。第2题,从纬度位置看,巴西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为南美洲的其他国家。
3.B 【解析】本题考查亚马孙河水文特征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图中④河流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该区域全年炎热多雨,支流多,流域面积广,使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4.A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人口。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混血种人约占40%,混血种人数量多成为巴西人口的显著特点。
5.C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文化和气候。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位于热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不可能在街头见到规模宏大的冰雕艺术。
6.A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地理特征。巴西石油资源缺乏,但盛产甘蔗,可以用甘蔗作为原料加工制成酒精,作为汽车燃料。
7.A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农产品。巴西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农产品是甘蔗、咖啡豆、柑橘、大豆。
8.A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工业化步伐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9.B 10.C 【解析】本题组考查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开发与保护。第9题,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作用。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森林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第10题,巴西的热带雨林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现象,为此巴西政府建立保护区,加强监管,在规划区内采育结合,以保护热带雨林;不能大规模兴建牧场,发展乳畜业;不能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不能严格禁止开发雨林,应该有计划地种植和砍伐,让雨林产生经济效益。
11.B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生态环境问题。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使热带雨林面积逐渐缩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全球生态环境,使气候变暖,影响全球气候。
12.D 13.A 14.B 【解析】本题组考查巴西铁路分布及影响因素。第12题,从图上看,巴西铁路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中部和北部稀疏;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高原。第13题,从图上看,铁路分布区矿产资源丰富,城市较密集。而城市集中分布区通常人口较密集。但铁路分布与河流关系不大,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没有铁路。第14题,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这里地势平坦,也有天然橡胶、铁、锰等资源。但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经济落后,所以没有铁路。
15.C 16.B 【解析】本题组考查巴西的有关知识。第15题,读图可知,“美丽山”项目从美丽山到里约热内卢,不跨过亚马孙河的干流;该项目地跨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施工难度大;北部热带雨林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需要重点保护;该项目穿过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故无需防止低温冻雨。第16题,读材料可知,“美丽山”项目是中国、巴西共建的特高压输电项目。它的实施能缓解巴西东南部的能源紧张。对改善巴西西北部的空气质量,充分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改变巴西工业城市的分布没有影响。
17.(1)答:画图略。填注巴西利亚、亚马孙河,描绘温带范围阴影。
(2)
(3)答:钢铁工业(或汽车工业、造船工业);有利条件: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
(4)答: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治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自然环境及工业发展。第(1)题,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图中南回归线以南为巴西的温带区域。第(2)题,巴西纬度位置多位于热带。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岸,东临大西洋,海陆兼备。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盛产咖啡、甘蔗、柑橘等热带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出口咖啡豆、蔗糖、橘汁。第(3)题,读图,对照图例可知里约热内卢的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或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发展有利条件为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第(4)题,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治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PAGE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