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9 12: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汤显祖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朗读曲文,体会戏曲语言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体会唱词韵味,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
探究戏曲内容,培养对作品意境、人物鉴赏能力。
品味杜丽娘青春萌动,联读体味林黛玉情厚情薄。
课前任务
作家作品知戏文
作家介绍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 ,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品介绍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牡丹亭》是汤显祖在明代万历(明神宗年号,1563-1620)年间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的传奇作品。剧作通过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残酷,歌颂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追求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剧作,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故事介绍
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少年柳梦梅。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丽娘还魂。有情人终成伴侣。
背景介绍
“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
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
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的她。受到《诗经·关雎》的
触动,青春意识开始觉醒。于是违背父母、塾师训诫,
走出深闺,偷偷前往后花园游赏。盛开的百花,绚烂
的色彩,开启了她的心扉。
课中任务
景美人美研曲文
新课衔接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 “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核心任务:探究此曲好在何处!
良辰美景·画面美
(一)
画面美
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 〔明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主要任务:朗读曲文,用自己的话描绘“良辰美景”!
问题探究
1.初读课文,快速回答“良辰、美景”分别指什么 。
春天
园景
春景
眼见
想象
问题探究
2.再读课文,梳理“美景——园景、春景”的特点,并描绘“良辰美景”。
类别 内容 特点 描绘画面
园景
春景 问题探究
2.再读课文,梳理“美景——园景、春景”的特点,并描绘“良辰美景”。
类别 内容 特点 描绘画面
园景 姹紫嫣红 美好 易逝 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断井颓垣 颓败 永恒 春景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雕梁画栋 春光灿烂 赏心乐事·人情美
(二)
人情美
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 〔明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主要任务:熟读曲文,探究杜丽娘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请再读文本,说说良辰美景之下杜丽娘心情如何,原因何在?
原因
心情
哀怨伤感、寂寞苦闷
奈何天
无人相守的寂寞
谁家院
无人相伴的孤独
姹紫嫣红错付
无人赏识的伤感
原来春花开遍
紧锁深闺的无奈
锦屏人贱看韶光
虚度青春的哀怨
融情于景
问题探究
2、资料记载:“因受到《诗经·关雎》的触动,杜丽娘走出深闺,游赏花园”。面对良辰美景,她又产生了哪些触动?
触动
姹紫嫣红·辜负美好
贱看韶光·辜负青春
春光易逝
青春易老
原来
锦屏人
现在?
问题探究
3、请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此曲所包含的“人情美”。
园中姹紫嫣红的百花,与园外燕语莺声、阳光明媚的灿烂春景相互呼应,诗情画意,春光流逝,引起了年轻美貌、藏于深闺的杜丽娘的伤感,起初触景生情,伤春惜春,进而由景及人,感叹年华正好,青春易逝,唤醒了她对青春的感悟,透露出少女追求自由爱情的苦闷。以景语写情语,以美景喻美人,融情于景,景美人更美!
烟波画船·音乐美
(三)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听到戏文,“止步侧耳”“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请从语言角度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魅力?
音韵和谐、清新明快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语言典雅、词句绮丽
矛盾对比、勾人心弦
音乐美
课中任务
心痛神驰红楼人
内外联读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一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又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红楼梦·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主要任务:探究林黛玉为什么有感于戏文,“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内外联读
1.完成表格:联读相关曲、文,试用“画面美、人情美、音乐美”分析下列语句。
词句 来源 画面美 人情美 音乐美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内外联读
1.联读相关曲、文,试用“画面美、人情美、音乐美”分析下列语句。
词句 来源 画面美 人情美 音乐美
辞藻警人
余香满口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唐·崔涂《春夕》 暮春光景 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音韵和谐 句式整齐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南唐·李煜《浪淘沙》 春意阑珊 来日无多 清新明快 词句典雅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明· 汤显祖 《 牡丹亭》 容颜娇媚 青春易逝 词句华丽 节奏鲜明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缤纷落英 春风和煦 百无聊赖 孤独寂寥 音韵和谐 典雅清新 内外联读
2.合作探究:林黛玉听罢戏文,“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试分析其原因。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体弱多病、孤苦伶仃
孤苦勾深情,深情动孤苦
静日玉生香、艳曲警放心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愁来愁去愁不消,情厚情薄情难已